
经历了三年的连轴转工作之后,我在一次晨会上突然遭遇了“卡顿”——面对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我却无法回忆起本季度的KPI的具体含义。于是,我毅然决定递交长假申请,让自己的简历上留下一段短暂的“空白”。
第一周,我关闭了所有的工作提醒。
躺在沙发上享受阳光时,我的手指无意识地扭动着抱枕的流苏。这种无所事事的陌生感令我眼眶湿润。我上次认真享受早餐是什么时候呢?是在地铁上啃冷掉的包子,还是在边回邮件边匆忙咬下的便利店饭团?我翻出了积满灰尘的画本,用蓝色的蜡笔涂出一个扭曲的天空,忽然回想起大学时期在宿舍画黑板报的温馨傍晚。
第十五天时,我躲进了一个城郊的小村庄。
清晨,我被鸟鸣声唤醒,跟随房东大叔去菜园摘番茄。他教我要捏住蒂头轻轻转:“别急,果实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变得甜美。”这句话让我蹲在田埂上陷入了沉思。我们总是把“效率”视为生活的准则,却忘记了人不是永动机。在泥土里观察蚂蚁搬家时,我忽然嗅到了风中夹杂的青草和露水的香气。
第三十天,在返程前,我在山顶欣赏了一场日落。
当橙红色的晚霞漫过山谷时,手机弹出同事的询问:“空白期不会影响到你的晋升吗?”远眺城市灯火渐亮,我抚背包里亲手制作的扭曲陶罐——它虽然不够光滑,却记录了我融入陶土的时光。曾经,我以为不断冲刺才是生活的唯一方式,但后来我明白:机器需要散热,人需要放松。
现在回到职场,我仍然会为PPT忙碌,却学会了在加班后为自己煮一碗热汤;我仍然会焦虑考核,却懂得了用10分钟的时间静静地观赏云朵飘过窗台。那段“空白”并不是逃避,而是与自己的和解。我接纳了自己并非永动机的事实,接受了工作永远做不完的现实,但生活要留有空隙,用来感受花香、触摸陶土、细数日落的颜色。
职场心得分享职场人生 活出自我 职场成长 职场空白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