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城区的节水新篇章
国子监辟雍环水的生态变革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内的国子监辟雍大殿四周环水,水面面积约800平方米,长期以来受到内源污染的影响。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吴玉凯团队通过自然光催化与菌藻生化耦合降解的方法,成功改善了这片封闭水域的水质。这一创新方法针对水中的富磷和碳营养物质、底泥污染和水体浑浊问题,有效提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经过检测,总磷、总氮和氨氮含量均有所下降,水体透明度显著提升。这一治理案例展示了节水亮点的智慧与创新。
南馆公园的节水灌溉
南馆公园通过引入智能中水灌溉系统,实现了节水率的显著提升。该系统集成了气象、土壤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做出灌溉决策,并能分区分时开启灌溉系统,节水改造后,南馆公园春季灌溉的用水量同比节约了34%。这不仅解决了管线老化的问题,减少了跑冒滴漏的现象,还降低了人工浇水的需求,让绿化养护工人能够更专注于细致的养护工作。这一创新举措为公园的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显著效益。
红桥市场的节水经验谈
红桥市场作为首批智慧节水示范商业体,通过“硬件+软件”的节水改造,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成效。市场内部分传统坐便器更换为节水型蹲便器,并安装了能源管理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用水能耗设备的关键数据。节水改造不仅节省了水费,还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作为商业体,红桥市场的节水经验值得广泛推广。
东城区的水资源管理与未来展望
东城区在城市更新、减量发展的背景下,持续探索节水路径,广泛普及节水经验、推广节水使用。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网络,加强节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通过雨水回收、再生水、水质提升等循环利用方式,进一步实现源头节约。接下来,东城区将继续深化节水工作,推广更多节水亮点项目,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