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正月初四又被称作“羊日”。据《岁占》记载,这一天是女娲娘娘创造羊的日子,因此得名“羊日”。
传说在这一天,人们不宜宰杀羊只。若天气晴好,则预示着羊群将会茁壮成长,养羊的人家将迎来硕果累累的丰收年。在古老的皇历中,“羊”字占据重要位置,常说的“三阳开泰”便是吉祥的象征。这一天也是迎接灶神重返民间的日子。
关于这一天的传统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在正月初四这天,每家每户都应该待在家中,恭候灶王爷来统计家中人口。虽然这一说法听起来有些滑稽,但它反映了人们对灶神的敬畏之情。毕竟,食物是人们的头等大事。那么,正月初四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呢?让我们一同了解。
1. 吃折罗。折罗指的是将前几天的剩菜剩饭混合在一起的大杂烩。这一习俗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2. 送穷。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室内大扫除,清扫垃圾并堆放到院子里,寓意“扔穷”。这一活动反映了古代劳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希望告别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3. 迎接五路财神。大年初四,各路神仙从天界重返人间。有“送神早,接神迟”的说法,送神要在清晨就开始,而接神则可以放到下午。接财神时,主人要带香烛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请来一路财神,门前都会燃放一串百子炮,热闹非凡。
4. 送火神。在北方的一些农村地区,人们会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家中送到河里,象征着一年内家中无火灾。
说到送火神,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不过言归正传,大年初四迎灶神送火神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在此提醒您,在供奉迎神送神时,请勿在室内摆放明火香火蜡烛,建议使用电子香火蜡烛并格外注意消防安全。
编辑:王雪楠。点赞分享是我们表达喜欢和支持的方式,感谢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