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

宁夏平原的地理与地质形成过程

宁夏平原位于西北地区的宁夏区中部,北部与石嘴山接壤,南部毗邻黄土高原,向西靠贺兰山脉,向东延伸至鄂尔多斯高原。这片平原的总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黄河自南向北贯穿整个宁夏平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尽管宁夏平原的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但其仍然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区域,因此被归类为“从属型平原”。

说到宁夏平原的地理环境,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又有充足的黄河水资源,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域。这里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少有的能够种植水稻的地区,因此被誉为“塞上江南”。那么,这片平原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它的形成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宁夏平原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亚欧板块内部,被许多断裂带分割。贺兰山至宁夏平原之间有一条复杂的断裂带,这条断裂带由张性和张扭性断层组成,呈东北西南走向。由于断裂带的作用,贺兰山不断形成山脉,而鄂尔多斯高原也向上。相比之下,位于两者之间的宁夏平原则因断层作用而下陷,形成“地堑”构造。

当黄河自南向北流经宁夏平原时,由于地势平坦,河水流速减缓,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宁夏平原沉积,形成了深厚肥沃的冲积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宁夏平原地势总体上自南向北倾斜,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修建沟渠,引黄河水进行灌溉。

贺兰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阻挡了西北地区的大量风沙以及冬季冷空气的入侵。在贺兰山东麓地区,源自贺兰山的河流流出山口进入宁夏平原,流速减缓导致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地形。这些冲积扇的扇缘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农业生产的理想之地。

宁夏平原的地理和地质结构为其成为“塞上江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的形成是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成果。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