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君主决定出兵攻打齐国。越王勾践听闻后,率领众臣朝见吴王,并向其及大臣们赠予丰厚的财物。吴国众人欢喜,唯独伍子胥表现出担忧的神色。他认为,这是越王的策略,以财物诱惑吴国,使其掉以轻心,实际上越王正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消灭吴国。
伍子谥因此劝谏吴王说:“越国才是我们真正的‘心腹之患’。他们表面上顺从我们,实际上却在扩张势力,企图取代我们。攻打齐国虽然得志,但如同得到不能耕种的‘石田’,毫无用处。如果我们不趁早解决越国的威胁,吴国恐怕会面临的危机。”
吴王夫差并未采纳伍子胥的忠告,反而对他心生不满。最终,吴国被越王勾践所灭。
“心腹之患”这个成语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隐藏在内部的巨大威胁,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致命的危害。
讨论:
1. 伍子胥之所以劝吴王攻打越国而不是齐国,是因为他认为越国是吴国的潜在威胁,而齐国对吴国来说并无实际威胁,攻打它无异于得到一块无用的“石田”。
2. 当今的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海水位上升等问题确实是人类生存的“心腹之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应该从个人做起,采取积极的环保措施,如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参与环保活动等,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造句练习:
例子: 身边的这个懒惰习惯,实是我成功路上的“心腹之患”,必须尽早改掉。
例子: 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许多公司的“心腹之患”,必须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范。
相似成语: 心腹之忧、心腹之累。
成语接龙: 心腹之患、患难与共、共商国是、是非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