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希极限是暗示什么

洛希极限是暗示什么

春节档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持续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许多观众认为这部电影开启了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但也有人对其中的科学原理提出了质疑。从普通观众到专业人士,从物理老师到知名网红教师李永乐,都对其中的科学逻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永乐指出,《流浪地球》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洛希极限”存在错误。洛希极限是由法国科学家爱德华洛希提出的,指的是当小质量接近大质量时,能保持自身形状的最小距离。在电影中,地球接近木星时,由于引力变化产生的潮汐力,如果超出洛希极限,地球可能会被。

专家对此表示质疑。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研二学生张沛锦表示,电影中的这一结论并不准确。他通过公式计算发现,地球近木点需要在木星内部才会被木星的引力潮汐,而不是电影中展现的那样。电影中的场景在现实中很难发生。

除此之外,电影中点燃木星来推动地球的情节也备受争议。张沛锦指出,点燃木星产生的激波是否能推动地球并不现实,因为点燃木星需要克服诸多难题,如氧气的损失、木星的磁场等。电影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科学逻辑漏洞,比如从北京到杭州的路线选择、大年三十还在补课的不合理性等。

尽管电影中存在这些科学逻辑的问题,但大多数网友仍然认为,《流浪地球》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科幻电影。它以宏大的叙事和惊险的情节吸引了观众,开启了人们对于未来宇宙探索的无限遐想。即使电影中的一些细节不符合科学事实,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部令人震撼的科幻作品。毕竟,科幻电影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科学事实的准确性,更在于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展现。


洛希极限是暗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