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四川美术学院,于5月30日召开了一场盛大的盛会——2025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学报年会暨美术与设计预印本平台发布会。这次活动汇集了全国18家高等美术院校的学报代表以及与艺术学科紧密相关的美术、书法、设计类等13家专业期刊的集萃代表。他们都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探索在“开放科学”背景下,新型艺术研究与传播的新范式。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聚焦于学术期刊的质量建设理念与实践,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以及数字化智能传播的技术创新和范式转型等前沿议题。这不仅是学术的盛会,更是推动艺术学科发展、学术体系完善以及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契机。
开幕式现场氛围热烈,四川美术学院供图展示了美丽的校园风光和丰富的学术成果。院长焦兴涛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肩负着三重重要使命:重启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学报年会,恢复专业期刊和艺术媒体之间的常态化交流机制;积极推进美术与设计预印本平台建设;强化共同体意识,构建学术刊物协同发展矩阵,形成智慧共享与路径共建的行业生态。
在会议中,预印本平台的概念被详细解析。预印本是指那些尚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但由作者自愿提交互联网预先发布以供开放获取和评阅的研究成果。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副总编辑张深入阐述了预印本平台对未来学术生态的重要价值,并详细介绍了去年上线的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表达了对美术与设计预印本平台建设的殷切期望。
《文艺理论研究》的主编朱国华强调了学术期刊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他呼吁学界利用本次会议的机会,深化艺术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协同研究,为艺术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四川美院学报《当代美术家》的主编黄宗贤则详细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学报与专业期刊的使命和责任,指出其作为学术平台的五大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