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琅琊榜》这部电视剧中,国舅言阙向聪明的梅长苏感慨道:“聪明过头的人,是否真的会面临早逝的风险呢?”这一疑问让许多观众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据《知乎》上的专家研究,过于聪明的人因为大脑消耗过多的能量,可能会导致身体其他机能的损伤。就像霍金思考宇宙奥秘的身体逐渐衰弱。孩童时期的大脑快速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在长大后可能会逐渐衰退,这可能是身体为了自我保护而采取的机制。人们常说“过慧易夭”,或许这正是大脑为了保护自身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天才们如贾谊、曹植等人,尽管才华横溢,却多因病痛或意外而英年早逝。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也提醒我们珍惜自己的精力,保持平衡。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他们对人性的体悟很深刻,“情深不寿”,一个人对一件事过于痴迷是会耗掉生命力的,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不然会有“过慧易夭”的情况出现。对此我们可以引申到其他方面去,我们处世时也要留有余地,不要太过于执着于一件事或者人,给自己留点理智和余地。正如乾隆皇帝在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中所展现的那样,他尽管拥有天下女子的心慕,但面对爱情时也会失去理智和分寸。小说中的玉上铭文“情深不寿,强极则辱”也反映了这一点。古人所说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要过于极端。如今,“情深不寿”这个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理解。对于这句话的真正出处我们暂时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句话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经验。“过慧易夭”和“情深不寿”都是在提醒我们做事不要太过极端和过于痴迷一件事或人,这样才能保持长久和稳定的状态。爱惜生命的人都会接受这样的观点:过度投入感情的人可能会面临早逝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懂得适度地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保持平衡和理智才是长久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