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草动物有哪些

常见食草动物有哪些

深入思,我们会发现,尽管人类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拥有地球上最为广泛的生存能力,实际上,在我们的食谱中主要还是以各种植物性食物为主,辅以食草动物所提供的肉类。而相比之下,对于食肉动物的肉类的摄入,人类却有着严格的选择和控制。那么这其中又存在怎样的原因呢?

一切生物要想在地球上生存繁衍,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这是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遵循的原则。而这种能量的获取和使用必须遵循节约的原则,尽量减少能量的浪费和损失。因为地球的能量是有限的,每一次传递都会有所损失。

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告诉我们,能量只能从高能量状态向低能量状态转移,而且这个过程是单向的、不可逆的。生命体在熵增的过程中逐渐失去活力和秩序,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来对抗熵增。虽然人类可以通过摄取食物来减缓熵增,但整个自然界的熵增趋势是无法逆转的。

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来源,它通过燃烧自己向外传递能量。生产者利用太阳能的转化率只有大约15%,大部分能量并没有进入生物链的循环系统。在生物链中,从生产者到顶级食肉动物,每一级消费者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率逐级递减,从一层消费者到另一层消费者的转化率只有10%到20%。这就是为什么顶级食肉动物的数量要远远少于食草动物的原因。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作为杂食动物,从能量的角度来看,食草为主是最为经济和稳定的获取能量的方式。因为直接食用生产者不仅数量大、供应稳定,而且能量获取成本低。虽然肉食在相同质量下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其获取难度更大、成本更高。而且相对于食肉动物的肉,食草动物的肉获取更为容易、风险更低。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食草动物的肉作为主食。这样既能够节约能量、更环保,也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人类的这种饮食习惯体现了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常见食草动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