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目的】
1. 掌握比热容的概念,理解它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特性;
2. 能够利用比热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3. 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基本的热量计算。
知识点一:物质的比热容详解
1. 定义:根据物理学规定,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的物质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单位:J/(㎏℃)。
3. 计算公式:c=Q/(t2-t1),其中Q代表吸收的热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t1代表物体的原始温度,t2代表物体的最终温度。
重要提示:
1.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其比热容与其质量、吸收(或释放)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无关。
– 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如冰和水,它们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2. 水的比热容特别大,达到4.2103J/(㎏℃)。其影响表现在:
–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较多,因此常被用作冷却剂和供暖媒介。
知识点二:热量计算基础
1. 吸热公式:Q吸=cm(t2-t1),其中Q吸表示物体吸收热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质量,t1和t2分别表示物体的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t2-t1)表示温度上升量。
2. 放热公式:Q放=cm(t1-t2),其中(t1-t2)表示物体温度的下降量。
公式表明:物体吸收或释放热量的多少是由物质的比热容、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共同决定的,与物体的实际温度高低无关。(温度只是一个状态量)
关于物质比热容的基本概念,你理解了吗?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评论、收藏和转发,这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来源。如果你在物理学方面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回答你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后续内容,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