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消费者协会收到众多消费者投诉,声称自己的账户资金因“免密支付”功能被盗刷。鉴于此,中消协向广大消费者发出警告,网络购物时请谨慎使用手机的“免密支付”功能,以免因过度开放账户权限而导致资金损失。
“免密支付”,也被称为“无需密码确认支付”,是部分支付平台或应用为提高支付便捷性而推出的功能。用户开通后,在一定限额内,单笔交易可无需密码直接扣款。这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其中,主要风险包括:
一是手机丢失或账号信息时风险激增。如果他人获取了用户的账号或设备,他们可以通过“免密支付”功能直接进行消费或购买虚拟服务,而无需二次验证。
二是小额免密也可能导致大额损失。尽管部分平台的免密额度设有单笔上限,如1000元以下,但短时间内频繁的小额盗刷仍然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是盗刷交易隐蔽性强,难以察觉。这些盗刷交易通常通过绑定支付平台的虚拟服务(如游戏充值、App订阅)完成,或者在机主熟睡的时间段进行,等消费者发现时往往已经产生了多笔扣款。
针对这些风险,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些常用软件的“免密支付”功能的关闭方法:
一、微信:
进入微信底部菜单栏的“我”,然后点击“服务”,接着进入“钱包”,在支付设置页面找到并点击“免密支付”,最后选择关闭相应的扣费服务。
二、支付宝:
在支付宝底部菜单栏点击“我的”,然后进入“设置”页面,在支付设置页面找到并点击“自动续费/免密支付”,选择需要关闭的免密支付服务并确认关闭。
三、抖音:
进入抖音底部菜单栏的“我”,然后点击“我的钱包”,在抖音支付设置页面找到并点击“免密支付”,最后确认关闭“抖音免密支付”。
四、京东和拼多多:
在京东和拼多多的底部菜单栏中,也有相应的设置选项可以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和免密支付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