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的奇特风俗:蚂蚱成菜。其实,品尝蚂蚱并非云南独有的特色,在我国多地,如山东、天津等地,也有食用蚂蚱的习惯。它们将蚂蚱搬上酒店餐桌,作为一道特色美食。
蚂蚱,也被称为蝗虫或草蜢,喜欢食用肥厚的叶子,如甘薯和庄稼叶。尽管在古代,蝗虫因其对农作物的而备受厌恶,但如今人们发现它不仅是美味佳肴,还具有一定的用价值。《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蝗虫能止咳降逆、平喘,用于治疗百日咳、咳嗽气急等症状。
从营养学角度看,蝗虫体内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随着人们对昆虫食用的认可,蚂蚱也逐渐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但值得注意的是,蚂蚱与蝈蝈虽然外形相似,却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蚂蚱身体偏瘦,头偏小,触角短小,颜色主要为绿色、褐色或黑色。而蝈蝈身体,通体绿色,以捕食昆虫及田间害虫为生,是田间的卫士。
每年夏季割麦子时,许多人会在路边草丛中发现蝈蝈的身影。它们被精心捕捉后,用麦秸秆编成的小笼子饲养,摘取南瓜花喂食。吃饱后,蝈蝈会发出悦耳的。人们对蚂蚱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有时为了解恨,将其油炸来泄愤,没想到竟成了一道美食。
在最近的同学聚会上,一盘金黄油炸的蚂蚱作为大餐被端上桌。这蚂蚱是整只带翅膀被炸至金黄。尽管我从小害怕这类昆虫,但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尝了一口,竟然发现油炸蚂蚱香酥鲜美。在当地,这道菜还有个别名叫“飞蝗(黄)腾达”,象征着努力与成功。
我的山东朋友每年夏天都会去田野捕捉蚂蚱,尤其是雨后的早晨。他说吃蚂蚱是个细致的过程,需要先将蚂蚱放置两天干净,再煮熟、去头去翅、油炸。最后以花椒、辣椒和葱花炝锅,将炸好的蚂蚱回锅。他制作的蚂蚱菜品香辣可口,酥脆鲜美。
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看似丑陋的生物却成为地方的特色美食。就像炎炎夏日里的油炸蚂蚱一样,需要我们克服心理障碍才能品尝到这不一样的美味。这道寓意美好的“飞蝗(黄)腾达”不仅是一道菜,更是对勇敢、勤劳和付出努力的人们的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