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之“夬”(guai)卦解析,秋夜细思。
“夬”,在《易经》里被解读为“决断、裁决”的象征。此独体字在汉语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夬”组合成词组“夬夬”,延续果断之意。
“夬”字蕴刚柔并济的深邃智慧。当它与水相结合,旁加“两点水”,便成“决”字。水流分散,展示出不屈不挠的魄力。单独的“夬”彰显刚强,而加入水部则增添柔韧性,刚柔并济,形成决断之“决”。
古人在造字时,深谙刚柔并济的哲理。在作出重大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既要有果断和勇往直前的决心,也要充分考虑柔和的要素,包括理论、人情、家族纽带、血缘关系等各方面的配合。这样的决策才能更加周全。
从“夬”到“决”,展现出深刻的现实意义。在企业决策中,如果只强调权力与果断,命令企业按个人意愿,可能会忽视柔和的重要性。柔和的力量,虽然看似微弱,但一旦受到侵害,便会汇聚成河,掀起汹涌波涛,不可阻挡。
“夬”字在描述驯羊时尤为生动。最聪明的驯羊方法并非强行拉拽,而是从后面鞭策引导,顺应其本性。《易经》告诫我们,“告自邑,不利即戎”,意味着刚柔并济,顺势而为。在重大决策时,我们必须谨慎思考。
“夬”字的组合多样,与“缶”结合成“缺”,象征器皿的裂口与衰败。玉璧上的缺口被称为玦,寓意盛极必衰,月满则亏。“夬”还可以与其他汉字部首结合,如与“袂”字结合,二人分手的情境被赋予割袍断情的意味;而与心旁结合则形成快乐的字眼,如快活。
细品《易经》,我钦佩古人的大智慧,也领悟了文字中深藏的哲理和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