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高温潮湿,食物变质风险大增
随着气温逐渐攀升,湿度加大,细菌也在这种环境下开始大量繁殖。一些日常看似普通的食物,在夏天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可能会引发健康危机,甚至危及生命。
最近,在广东江门发生了一起因食用剩米饭导致的严重疾病案例。陈先生(化名)食用了冷藏多日的米饭制作的炒饭,随后出现腹痛、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情况危急,被紧急送往ICU抢救。经诊断,陈先生患的是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夏天有3类食物需要特别警惕。首先是绿叶蔬菜,久放和再次加热的蔬菜不仅营养流失严重、口感变差,而且更容易变质。绿叶菜本身硝酸盐含量较高,煮熟后放置过久,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能会产生对健康不利的亚硝酸盐。
其次是海鲜产品,如螃蟹、鱼类、虾类和贝类等。这些高蛋白食物如果当天没吃完,第二天再食用则可能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刺激胃肠道,损伤肝肾功能。
含有较多淀粉的食物,如土豆、芋头和馒头等,在加工后也更容易滋生细菌。如果一顿吃不完,建议将其密封后冷冻保存。
西瓜是夏季消暑的热门选择,但食用时同样需要注意安全。西瓜切开后,切面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如果储存不当,有害菌会大量繁殖。建议西瓜最好趁新鲜食用。如果一次实在吃不完,可以包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冷藏,但储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食用前应先闻一下,如有异味,应将表面1-2厘米的果肉切掉后再食用。
在夏天这个特殊的季节里,我们需要格外关注食物的保存和食用方法。随着气上升和湿度的增加,食物变质的风险也在增加。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保护好自己的健康。根据新闻和生活常识的综合信息,我们应更加谨慎地处理食物,避免食物中毒和健康问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