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消协对“双11”购物节发出消费警示:警惕六大消费陷阱,保护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随着“双11”购物节的临近,消费者们纷纷投入到买买买的热潮中。商家们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针对这一现象,消费者协会在近日发出提醒,呼吁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警惕六大消费陷阱,精明购物。
一、直播电商背后的隐患
“直播+电商”作为网购新宠,其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消费陷阱。直播带货中,商家未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违规宣传、产品质量问题等频频出现,消费者需保持警惕。
二、优惠活动背后的套路
红包、优惠活动一直是电商平台吸引用户的手段。这些优惠活动往往水分多多,消费者需警惕其中的套路。比如预售商品定金与订金的区别,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商品质量与售后问题的痛点
商品质量一直是网络购物的消费痛点。不法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虚假宣传或虚假好评,诱导消费者购买劣质商品。部分商家的售后服务也存在问题,消费者需警惕并提前了解。
四、订单合同违约的风险
大促期间,有的商家为了销量虚标库存或吸引消费者后违约。对此,消费者需提前了解商家的信誉和口碑,避免被单方面强制“砍单”。
五、促销广告的骚扰
大促期间,消费者普遍反映受到各种广告促销信息的骚扰。对此,消费者要保持理智,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购商品,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各种促销、优惠活动要保持警惕;选择信誉较高的商家交易;提前了解商品信息和评价;慎重预付定金;注意留存购物证据等。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时不仅要“买买买”,更要“防防防”,这样才能让购物更加愉快、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