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一位资深媒体人士与我通话,透露了即将在上海举行的车展信息。他建议我亲自前往车展现场,深入了解车圈动态,因为车圈已经变成了一场热闹的焦点大战,很多观众将车圈视为一场视觉盛宴。
车圈近期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比如,一位身材姣好的女孩坐在车里测试车辆的减震功能,这是某车企公关人员在我们内部小群里分享的奇闻。再比如,五菱汽车因为两位媒体人士在发布会上的争执而受到广泛关注,“弄死你”甚至成为网络热词。
近年来,车圈不正常的公关事件层出不穷。从多家媒体起诉多家车企费用,到雇佣媒体发布抹黑竞争对手的黑稿,再到公关人员因费用问题反水爆料,车圈似乎已经没有真正的新闻,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流量的追求。流量制造了虚假繁荣,导致媒体关系紧张。为了流量和制造更多的垃圾流量而买单的现象比比皆是。车圈发布会频繁开展,媒体数量不断增加,似乎只有不断开发布会才能显示企业的存在感。
我所经历的车圈发布会,最高纪录是有两千多家媒体到场,这种景象让我有些吃惊。发布会前的预热海报上,一排排合作媒体的logo令人眼花缭乱。为了制造声势,企业会扶持自己的亲兵和门客,导致媒体人数膨胀,门槛降低。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负担,也给行业带来了负担。发布会上大量数据的问题也屡见不鲜,企业的预算大多消耗在这种让领导高兴的假象中。原本应该揭示真相的公关部门现在变成了制象部门。
对于正确的媒体关系,我认为媒体和流量是有本质区别的。媒体有选择性地传播内容,而流量则是有钱就办事。在今天的车圈甲方中,“丢根骨头就摇尾巴”的心态大量存在。但我坚信,尊重批判和反思的企业才能长久发展下去。我也呼吁所有车企真正尊重媒体的意义和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正能量和价值贡献。尊重每一个有着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的媒体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保持道德操守和文化担当。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