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解读:体检报告中的关键信息与注意事项
当小李面对体检报告上的众多数据和符号时,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今天,我们请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的专家,为大家解析如何正确解读体检报告,以及在遇到指标异常时应该如何应对。
一、报告中的符号含义解析
体检报告中常见的符号包括箭头(↑、↓)、加号和减号(+、-)、以及正负号()。这些符号用于指示检测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例如,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实际上是一个好的结果。
二、血常规重点关注项
血常规是最基础且应用广泛的检查项目。主要关注“三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它们的异常可能提示某些疾病的发生。例如,白细胞偏高可能表明体内有炎症反应,但并不一定意味着白血病,因为白血病还有其他血常规指标的表现。
三、胆固醇真相揭秘
胆固醇并不完全是坏东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保护血管,但低密度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时则需要警惕。建议调整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增加运动量。
四、标志物的解读
标志物是血液中与某些疾病相关的物质,如PSA、AFP、CEA等。但标志物并不能替代影像学检查或内镜检查。发现标志物升高时,不要过于紧张,应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观察指标动态变化。
五、其他需要注意的体检项目
1. 息肉:胃肠道息肉有恶变成的可能,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的建议切除。
2. 尿常规:正常应为淡、清亮的。pH值的改变不一定代表疾病,但要注意尿和尿葡萄糖阳性的可能原因。
3. 粪便检查:是结癌筛查的有效手段。便潜血阳性不一定是痔疮引起的。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50%,检测方法是现症感染检测和感染痕迹检测。胃病人群建议进行杀菌治疗。
5. 增生、囊肿和结节:不同部位的病变潜在风险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甲状腺、肺部结节等需警惕。
最后提醒:专业、正规的体检机构在发现高危异常值时会有明确提示和建议。遇到体检报告中的异常指标,不要自行在网上搜索定性,应该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信息。
作者:李婧(北京协和医院),来源: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