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抗浪型漂浮式光伏平台研发完成:揭秘六边形结构的独特角度设置,每一个角都有其精准度数的故事

我国首套抗浪型漂浮式光伏平台研发完成:揭秘六边形结构的独特角度设置,每一个角都有其精准度数的故事

今天,华能集团传来喜讯,我国首套抗浪型漂浮式光伏平台“黄海一号”已圆满完成主体建设,并顺利装船下海。经过一年的独立设计建造,这一重大项目将在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海域开展海上漂浮式光伏的实地研究工作。

现场报道的总台记者古峻岭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重量超过360吨的平台,在大型吊臂的慢慢吊升下逐渐离地。工作人员介绍,吊装工作将耗时一个多小时。之后,该平台将被平稳地移至运输船上,运往指定海域。在那里,海上光伏的实地研究工作将正式启动。

华能“黄海一号”漂浮式海上光伏平台的项目经理南明军表示,这是我国目前建成的最深水域的漂浮式海上光伏平台。该平台基于所在海域五十年一遇的海况标准设计,能够抵御高达十米的海浪侵袭。其边长达25米以上,总面积相当于四个标准篮球场的大小。独特的六边形设计及桁架式结构使得它与众不同。该设计共采用了434块光伏板,采用了多种技术路线和容量配置。长达一年的实地监测与实验,旨在为未来深远海海上光伏的大规模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和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黄海一号”采用了先进的浮力技术设计,确保在极端海况下仍能够正常运作发电。其创新的六边形设计不仅充分利用了海洋资源,而且有效避免了海水腐蚀对光伏组件的影响,从而确保了最大的发电效率。整个平台还配备了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微型气象站等先进设备,以实时监测平台的运行状况并收集数据。

平台底部的支架设计独特,既能保证稳定性又能让海风和海浪自由穿过,提升了其抗浪能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吊装作业,“黄海一号”这个巨大的光伏平台被安全地固定在运输船上,承载着科研人员的期待与希望前往作业海域。它的运行不仅意味着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同时也为未来的深远海海上光伏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实证经验。这一成功建设标志着我国在漂浮式海上光伏发电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全球的清洁能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实地监测与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黄海一号”将为我国及全球的海洋能源开发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我国首套抗浪型漂浮式光伏平台研发完成:揭秘六边形结构的独特角度设置,每一个角都有其精准度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