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腰围的重要性,你了解多少?
腰围,这个常被我们忽视的部位,其实对健康和审美都十分重要。提及腰围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购买裤子时的尺寸标签,但其作用远超此限。今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腰围的含义及其测量方法。
腰围的正确测量方式
许多人与作者曾有相同的误区,认为腰围即腰部最细之处的周长。实则不然,按照世界卫生的标准,测量腰围应在人双脚分开约25-30厘米、体重均匀分布时,经肚脐水平围长进行。这种简单的测量不仅能助我们挑选更合身的衣物,更是评估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与臀围对比,辨识肥胖风险
肥胖有多种类型,其中向心性肥胖和周围性肥胖最为常见。向心性肥胖主要表现为腰腹部的肥胖,而周围性肥胖则表现为四肢的肥胖。值得注意的是,向心性肥胖人群除皮下脂肪堆积外,内脏如心脏、腹腔脏器等也会有广泛的脂肪分布。腰围与臀围的比值,是评估肥胖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辨识出患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结合身高,分辨身材类型
除了与臀围对比,腰围数值与身高的比例也能反映一个人的身材类型。常见的身材类型有梨形和苹果形等。梨形身材的特点是腰围较小、臀围较大;而苹果形身材则更偏向于向心性肥胖。有研究表明,梨形身材的女性和苹果形身材的男性在寿命上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腰围与脂肪肝的紧密联系
在国际肝病会议的最近研究中指出,腰围大小与脂肪肝风险有着密切关联。即使体重正常的人,如果腰围过大也可能面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尤其对于女性而言,腰围大于80厘米的风险更高。这提示我们,腰围大小相比体重更能精确地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对于我国来说,通常建议的腰围标准是男性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你的腰围达标了吗?了解自己的腰围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加重视健康,也是初步评估自身健康状况的简易方法之一。重视起来吧!定期进行腰围测量,有助于我们早期发现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