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睡够8小时”绑架了(睡了八小时为啥却越来越累?)

别被“睡够8小时”绑架了(睡了八小时为啥却越来越累?)

“人一天到底睡多久最好?”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睡眠话题里最高频的问题了。

很多人在网上或其他渠道听过“人每天睡X小时”最好的说法,然后因为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而焦虑或自责,进而陷入一个让自己特别纠结的循环:越想睡够X小时,越睡不够。

别被“睡够8小时”绑架了(睡了八小时为啥却越来越累?)

那么,人一天到底睡多久最好呢?这个问题有标题答案吗?

先说答案:因人而异。

“成年人需要8小时睡眠”

只是一个参考答案

如果你平时白天多数时候状态都不好,常常犯困;或者需要靠咖啡来续命,然后一算晚上的睡眠时间够不够7小时,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夜间睡眠不足。下一步就是重新调整作息,让自己多睡会。

但是要注意,“多数人”也好,“均数”也罢,它们都不等于标准答案。

这个世界上,存在部分人,他们不需要睡那么多,睡6个小时或者5个小时就够了。所谓的“够了”,意思是不影响白天状态,白天不需要打盹,也不需要咖啡,工作发挥和其他常人一样。这种人叫做“短睡眠者”。

注意,短睡眠者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天生的,研究发现和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在数量上,这种“天赋异禀”的人是非常少的,不超过1%,再往上估计,也就3%左右。

和短睡眠者相反,还有部分人,天生需要睡很久,比如:常常需要睡9小时甚至10小时以上才能保证白天的精神状态(对成年人来说),这种人叫做“长睡眠者”。很多时候,长睡眠者的模式从童年就开始了,然后一直持续到成年。

和短睡眠者类似,长睡眠者在数量上也很少,大概2%左右。而且,部分研究迹象表明,他们也和遗传基因有关。

很明显,和短睡眠者相比,长睡眠者非常辛苦。因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岗位,外界都不允许他们“任性”地睡够自己所需要的时间,所以长睡眠者是最容易“睡不够”的一群人,他们常常在白天打瞌睡,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但是如果是在节假日,只要他们睡够自己身体所需要的时间,他们的表现就会恢复到非常好的状态。

不管怎么样,从短睡眠者,到中间的“7~9小时均数”,再到“长睡眠者”,这些睡眠数据形成了一个正常的连续的“时间谱”。所谓的“成年人需要8小时睡眠”只是一个参考答案,作为个体,你不能只根据一个单独的数字来给自己贴“睡眠不足”或“睡眠太多”的标签。

换句话说,你需要多少睡眠,可以和别人不一样。结合之前说的,现在可以总结2句话:你的睡眠时间,不要和过去比。你的睡眠时间,不要和别人比。

睡了八小时为啥却越来越累?

很多人以为只要睡够八小时就万事大吉,但睡眠的总时长并不是唯一指标,更关键的是睡眠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人的睡眠并不是“一觉到底”,而是由多个阶段组成的完整循环。

而低质量的、碎片化的睡眠会极大减少深度睡眠的占比,使得睡眠曲线向上漂移。

一段完整健康高质量的睡眠,每晚大约会按顺序经历以下所有睡眠阶段4~6次,每个周期平均持续90分钟,就像是工厂在轮班那样。

浅睡眠N1期

浅睡眠N2期

深睡眠N3期

快速眼动REM期

(注:智能手表通常监测无法区分N1、N2,因此通常把这个阶段统称为核心睡眠)

别被“睡够8小时”绑架了(睡了八小时为啥却越来越累?)

其中,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期睡眠REM才是真正完成“夜间修复任务”、让我们全身心放松下来的时间。

而碎片化睡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的睡眠周期完全被打破了!

本来要进入快速眼动期了——醒了——重睡——

本来要进入核心睡眠了——又醒了——重睡——

本来要进入深度了——还是醒了——重睡——

完整的睡眠里,我们的心率和体温本应会逐渐下降,这个阶段的脑电图显示,我们大脑呈现出睡眠纺锤波,这对于记忆巩固至关重要,尤其是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身体本应修复再生组织,构建骨骼和肌肉,增强免疫系统。

深度睡眠时期,还是大脑清除代谢废物的重要时期。2024年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深度睡眠期,神经元会同步放电,产生大脑内特有的节律性离子波,促进代谢废物的清除。

快速眼动期睡眠REM则对情绪调节至关重要,长期剥夺REM睡眠会引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反应。

晚上一直醒,深睡和REM时间都很短,意味着哪怕睡够了8小时,真正留给身体修复、清洁和情绪整理的时间都根本不够。

如何判断自己每天需要睡多久?

简单说:看醒后的表现。

如果你醒来后,在多数时间都能保持足够的清醒能力,能保持足够好的注意力,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那么就可以认为,你睡得可以。

反之,如果醒后容易嗜睡,注意力下降,那么就意味着,你睡得不够好——或者是时间不够,或者是质量不佳,或者两者都有。

这个时候,你可以先参照一下成年人的“均数”——7小时。如果时间没有7小时,可以试着找一找“时间都去哪儿了”。如果时间有7小时,那就需要寻找下是否有其他“睡眠阻力”在干扰你的睡眠质量。

如果你还想了解得具体点,那么可以参考《美国睡眠基金会》提供的“问题清单”:

①7小时的睡眠能让你感觉高效和健康吗?或者,你是否注意到,你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才能让白天有个更好的状态?

② 按照现有的作息,在日常工作时,你会常常感到困倦吗?

③ 你是否会依赖咖啡因来度过这一天?

④ 在不需要工作的节假日,你会倾向于睡得更多吗?

通过以上4个问题,就会大致明白现有的睡眠时间是否足够。

给自己营造一个完整的夜晚

现代生活中,影响我们睡眠质量因素太多了:

呼吸暂停综合症、睡觉打呼、或者是家里有宠物、楼板隔音太差…….这些看起来微小的干扰,都会打断你本该进入的深度睡眠阶段。我们可以提前、主动做点改变,把夜晚还给睡眠:

喝酒不能真正帮助入眠,反而会导致睡眠相位上移,睡眠碎片化;

下午4点后减少咖啡、茶的饮用;

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避免夜里频繁起夜;

如果不能把手机放卧室外的话,试着减少睡前短视频的大脑刺激,换一些更舒缓的内容;

使用耳塞,拉好遮光帘,播放白噪音,打造安静黑暗的卧室;

戴睡眠手环或睡眠仪,记录觉醒次数和深浅睡眠时间,了解自己睡得好不好;

如果你有打鼾、呼吸暂停,尽早就医;

如果是新手爸妈,可以帮宝宝建立固定的睡眠节奏,两个人可以分担夜间起床任务,尽量保证每人至少一段连续睡眠。

如果不得已熬夜了,又该怎么补救?

别被“睡够8小时”绑架了(睡了八小时为啥却越来越累?)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新华社、科普中国、央视新闻)


别被“睡够8小时”绑架了(睡了八小时为啥却越来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