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年中大促狂欢购,错过等一年,赶紧囤起来!

欢迎来到我的年中大促购物日记今天咱们聊点刺激的——“6月18日年中大促狂欢购,错过等一年,赶紧囤起来”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永远对购物充满热情的普通女孩今天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6月18日年中大促狂欢购”这个话题说实话,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的钱包都会瑟瑟发抖,但内心又忍不住激动得像个小孩子毕竟,年中大促真的是一年中难得的“薅羊毛”机会,错过真的要等一年啊

说到这个大促,咱们得先了解背景6月18日,被誉为“年中电商盛宴”,是各大电商平台(比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火力全开的日子从6月1号开始,各种预热活动、优惠券、满减券就满天飞,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商家们为了吸引消费者,也是拼了命地推出各种优惠,什么“买一送一”、“直降几百”、“免息分期”……反正就是让你觉得不买就亏大了

话说回来,年中大促虽然热闹,但也确实容易让人“剁手”上头很多人买了好多东西,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根本用不上,最后只能积灰在角落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购物心得,告诉大家如何在年中大促中既能买到心仪的东西,又不会被冲动消费拖垮钱包咱们一起加油,做个聪明的“剁手族”

一、年中大促的“诱惑力”: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买买买?

年中大促的火爆,背后其实有很多心理和商业因素在作祟咱们先来聊聊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买买买

1. “限时抢购”的心理陷阱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商家在年中大促时会强调“限时限量”、“最后XX件”之类的字眼这其实是在利用我们的“稀缺性心理”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稀缺效应”,指的是人们越觉得某样东西难得,就越想得到它比如,看到“仅剩10件”的字样,很多人会立刻下单,生怕错过了就没了

我有个朋友,去年6月18日抢了一件打折的名牌包,因为页面显示“最后3件”,她直接熬夜蹲守,最后真的抢到了但结果呢这件包她只穿过两次,因为款式不太适合她你说,这值得吗

2. “优惠力度大”的刺激

年中大促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那些令人心动的折扣比如,“全场8折”、“满1000减200”……这些数字简直是在我们的钱包实际上,这是商家在利用我们的“损失厌恶”心理我们总觉得,现在不买,等下就亏了;现在不抢,优惠就没了

我去年在京东抢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本来想等618再买,结果6月18日直接打7折,还送了键盘和鼠标,我当场就下单了虽然之后618也有活动,但总感觉不如这次划算,最后也就没再关注

3. “从众心理”的推动

社交媒体上,很多人都会晒出自己的年中大促战果,什么“抢到XX品牌史低价”、“省了XXX元”……这种“晒单”行为其实是在利用我们的“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都在买,我们也会觉得“哇,这个确实划算,我也买一个吧”

我有个同事,平时买东西很理性,但去年6月18日看到朋友圈里好多人晒各种抢购的截图,她也就跟着买了几件衣服结果呢很多衣服根本穿不上,最后都送人了

年中大促的诱惑力真的很大,但咱们也得学会控制自己,别被商家的心理战术牵着鼻子走

二、如何精明购物?我的年中大促省钱攻略

既然年中大促这么吸引人,那咱们怎么才能既买到好东西,又不会花冤枉钱呢下面我就分享一些我的省钱攻略,希望能帮到大家

1. 提前规划,列出购物清单

很多人在年中大促时都是看到什么买什么,结果买完才发现根本不需要我建议大家在购物前先列好清单,只买清单上的东西

比如,我去年6月18日前就列了一个购物清单,包括生活用品、护肤品、书籍等,然后严格按照清单购买结果,不仅没超预算,还买到了不少实用的东西

2. 多平台比价,别被一家商家忽悠

现在电商平台这么多,每个平台的优惠都不一样我建议大家在购物前多平台比价,别被一家商家忽悠了

比如,我去年想买一台冰箱,先在京东看了,然后又在天猫、苏宁易购比了比,最后发现天猫的价格最划算,就选了天猫

3. 利用优惠券和满减活动

年中大促的优惠券和满减活动真的很多,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用,最后白花了钱我建议大家提前研究好优惠券的使用规则,然后合理搭配,最大化利用优惠

比如,我去年在淘宝买了一件衣服,用了满300减30的优惠券,还用了店铺的满减活动,最后比原价便宜了好多

4. 关注预售活动,提前锁定优惠

很多商家在年中大促前会推出预售活动,提前下单可以锁定优惠,还能避免抢购压力我建议大家提前关注预售活动,提前下单

比如,我去年6月18日想买一部新手机,提前一个月就在京东预售了,结果真的比现货便宜了不少

5. 理性消费,别被“冲动”拖垮

我想提醒大家,年中大促虽然热闹,但咱们也要理性消费,别被“冲动”拖垮如果一件东西真的不需要,就算再便宜也别买

我有个朋友,去年6月18日看中了一双名牌鞋,价格很便宜,但根本不适合她结果,她还是买了,结果穿了一次就穿不了了,现在都积灰了你说,这值得吗

年中大促是个好机会,但咱们也要学会精明购物,别被商家的心理战术牵着鼻子走

三、年中大促的“暗坑”:如何避免踩雷?

年中大促虽然优惠多,但也确实有不少“暗坑”如果不小心,很容易踩雷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几个常见的“暗坑”,以及如何避免

1. “虚假折扣”:原价虚高,实际优惠不大

有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会故意把原价标得很高,然后打折,结果实际优惠并不大这种“虚假折扣”真的挺坑人的

我去年在拼多多买了一件衣服,看到页面显示“原价199元,现价99元,直降100元”,结果发现原价根本不是199元,而是299元我实际只省了50元

2. “捆绑销售”:买A送B,结果B根本不需要

很多商家在年中大促时会推出“买A送B”的活动,但送的B可能根本不适合你这种“捆绑销售”真的挺浪费钱的

我有个朋友,去年6月18日买了一台电视,商家送了一个空气净化器结果,她家根本不需要空气净化器,最后就把空气净化器送人了

3. “物流延迟”:抢购高峰期,快递跟不上

年中大促期间,电商平台订单量激增,快递压力很大,导致物流延迟这种情况下,咱们很容易买到“滞销品”,影响使用体验

我去年6月18日抢了一台空调,结果因为物流延迟,等了半个月才收到当时天气已经很热了,我只好又在网上买了一个风扇,最后多花了钱

4. “售后服务”:打折商品,售后不保障

有些商家为了促销,会推出一些打折商品,但这些商品的售后服务可能不保障这种情况下,咱们一旦遇到问题,很难

我有个朋友,去年6月18日买了一个打折的数码产品,结果使用不到一个月就坏了联系商家时,商家却说这是促销商品,不保修她只好自认倒霉

年中大促虽然优惠多,但也确实有不少“暗坑”咱们得擦亮眼睛,避免踩雷

四、年中大促的“隐藏福利”:如何薅到更多羊毛?

年中大促期间,除了直接的折扣和优惠券,还有很多“隐藏福利”可以薅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几个薅羊毛的小技巧

1. “积分兑换”:多消费,多积分,多兑换

很多电商平台都有积分系统,消费越多,积分越多这些积分可以在兑换商品、优惠券等我建议大家在年中大促时多消费,多攒积分

我去年在京东攒了好多积分,今年6月18日直接兑换了一台小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