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新冠的持续影响、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都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稳中求进、有信心保民生促发展”的总基调,并配套推出“六稳”和“六保”。这些不仅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把握,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作为普通老百姓,咱们得搞清楚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影响到咱们的日常生活,又如何推动的长远发展。这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一起,把这些掰开了、揉碎了,让大家真正明白其中的深意。
第一章 “六稳”:稳住经济基本盘
稳就业:民生之本,稳定之基
咱们先来说说“六稳”里的第一个——稳就业。就业可是老百姓的饭碗,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你想想,要是很多人失业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经济怎么发展,社会怎么安定?稳就业这事儿,必须放在第一位。
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让这些企业能活下去、能发展,从而保住更多的就业岗位。我身边就有不少小老板,说现在好,负担轻了,不容易倒闭,员工也能留住。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咱们的就业能力,让大家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认识一个朋友,之前在工厂打工,后来参加了的电商培训,现在自己开了网店,收入比以前高多了。通过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比如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这些,虽然收入不稳定,但也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预期目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想想看,一千多万人的饭碗稳住了,经济就能稳一大半。
稳金融:防范风险,守住底线
金融这东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金融出问题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六稳”里的第二个——稳金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这些领域的监管,防止资金乱流、风险失控。通过深化金融,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我有个亲戚在银行工作,他说现在银行的压力也很大,监管越来越严,但这也是为了长远发展。
2020年,我国金融业资产规模达到336万,不良率保持在1.9%的较低水平,这在全球都是很难得的。这说明咱们的金融体系还是相当稳健的,风险总体可控。
稳外贸:打开窗口,拥抱世界
“六稳”里的第三个——稳外贸。咱们这么大,不可能闭门造车,跟世界做生意是必须的。特别是现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稳外贸就更显得重要了。
主要通过提供外贸补贴、降低通关成本、优化贸易环境等措施,支持企业扩大出口。我认识一个做外贸的朋友,他说现在虽然国际订单少了,但补贴挺到位,而且退税也快,压力小多了。
根据总署的数据,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币,比2019年下降1.4%。虽然有所下降,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形势,这个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咱们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对东盟、对非洲的出口增长都挺快,这说明咱们的外贸正在转型升级,更加多元化。
等等,咱们还没说完呢。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会继续深入解读“六稳”和“六保”,特别是稳投资、稳物价、稳产业链供应链这些方面,让大家对的大政方针有更全面的了解。咱们接着往下看。
第二章 “六保”:守住民生底线
保就业:稳住百姓饭碗,就是稳住社会
咱们接着聊“六保”第一个保——保就业,这跟“六稳”里的稳就业其实是一个意思,但侧重点不同。“六稳”是想办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六保”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住已有的就业岗位,特别是那些容易受到冲击的。
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发放稳岗返还补贴,让企业有钱发工资、保员工。我有个朋友在一家餐饮店工作,说老板说现在补贴挺多,不用担心工资发不出来。通过支持企业转产、扩产,让企业能活下去,员工就能留下。我认识一个做服装生意的老板,说现在帮他对接了新的市场,让他不至于倒闭,员工也都没走。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20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最高为6.2%,虽然比2019年有所上升,但还是在可控范围内。这说明咱们的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总体上还是稳定的。
保基本民生:衣食住行,一个都不能少
“六保”里的第二个——保基本民生。这主要是保障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等基本需求。你想想,要是这些最基本的都保障不了,那还谈什么发展呢。
主要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力度、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措施,来保基本民生。我有个亲戚是农村的,说现在农村养老金涨了,看病报销比例也高了,日子好过多了。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很多贫困人口都脱贫了。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2020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587元,比2019年提高了8.5%。这说明咱们的民生保障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保市场主体:企业活,经济就活
“六保”里的第三个——保市场主体。这主要是保住那些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这些市场主体。你想想,咱们这么多企业,要是都倒闭了,那经济还怎么发展。
主要通过减税降费、提供支持、减免租金等措施,来保市场主体。我有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店,说现在给他减免了租金,还给他提供了,让他不至于倒闭。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2020年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4亿户,比2019年增加了980万户。这说明咱们的市场主体还是比较活跃的,经济还是有活力的。
第三章 稳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咱们再来说说“六稳”里的第四个——稳投资。投资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另外两驾马车是消费和出口。投资稳住了,经济就能稳住一大半。
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如修路、建桥、修水利这些,来拉动经济增长。我所在的城市这几年就修了很多新路,交通方便多了。通过鼓励民间投资,让民间资本也能参与到建设中来。我认识一个企业家,说现在鼓励民间投资,他投资了一个新项目,得到了的支持。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6万,比2019年增长2.9%。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形势,这个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有效投资:不只看规模,更要看质量
稳投资不光要看规模,更要看质量。现在强调的是有效投资,也就是说,投资要能真正带动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这就要求咱们不能搞“”、“政绩工程”,而是要真正把钱用到刀刃上。
我所在的城市这几年就搞了很多高科技项目,比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这些,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朋友的公司就是做人工智能的,说现在订单多得很。
根据发改委的数据,2020年支持了大量的重大工程项目,比如“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些,这些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质量高,能真正带动经济增长。
第四章 稳物价:保障生活的“压舱石”
物价稳定: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
“六稳”里的第五个——稳物价。物价稳住了,老百姓的生活才能稳住。你想想,要是物价飞涨,那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就高了,日子就难过了。
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我所在的城市这几年就查处了不少这样的,物价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通过增加商品供应,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来平抑物价。我朋友在超市工作,说现在超市里的商品种类挺全的,价格也比较稳定。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2%,虽然比2019年有所上升,但还是在可控范围内。这说明咱们的物价总体上是稳定的。
通货膨胀:不是越低越好
稳物价不光是要防止通货膨胀,还要防止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当然是坏事,但通货紧缩也不好,那意味着经济不景气,老百姓收入增长缓慢。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