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调座位最怕这3个理由:影响学习还惹麻烦

欢迎读者朋友聊聊老师调座位那些事儿

一、调座位的初衷与变味

说实话,老师调座位本意挺好的你想啊,一个好的座位安排能解决多少问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看清黑板,减少课间追逐打闹的风险,促进同学间的互相帮助,甚至还能根据学习情况调整小团体…但现实往往是,调座位这事儿一旦变了味,就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烦恼

我自己的经历就很典型初中时,我本来坐在教室中间靠窗的位置,阳光正好照在书桌上,学习特别带劲结果某天老师突然找我谈话,说”你这位置太好了,其他同学都没法公平”,就把我调到了教室后排那滋味,简直了后排黑漆漆的,老师讲课声音得放大好几倍才能听见,课间还总有人来借东西或者聊天,学习效率直线下降后来我才明白,老师调我座位其实是因为我成绩不错,她想把好位置让给更调皮的学生,结果弄了个两头不讨好——我学习受影响,家长也来学校找她理论

这还不算最糟的我同学小王就更惨了,因为家里条件好,给他买了台笔记本电脑老师发现后,直接把他调到了教室最角落的位置,说是”防止他上课看电脑”结果呢小王因为离老师太远,上课回答问题都得站起来,自尊心受伤害不说,学习也受到了影响后来家长去沟通,老师才勉强同意让他换回来,但过程中小王可是受了不小的委屈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调座位如果只考虑老师的方便或者某种偏见,而不顾学生的学习需求,那就会适得其反教育心理学专家张教授就曾指出:”座位安排应该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而不是简单的轮流制或者基于某种标签的安排”所以啊,当老师说要调座位时,咱们不能简单地接受或者反对,得先想想这调座位的目的是什么,对自己是利还是弊

二、影响学习的座位问题

说到调座位影响学习,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一个合适的座位能让学生上课更专注,学习效率更高;而不合适的座位呢,可能让学生整天昏昏欲睡,成绩一落千丈我这就给大家举几个我亲眼见过的例子,看看哪些座位安排特别容易影响学习

先说说我同桌小李吧他本来成绩不错,但自从被调到教室最后一排后,整个人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总是打瞌睡,作业也马虎了,问他原因,他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我观察了几天,才发现问题——他坐那儿离窗户太近,下午阳光一照,他得眯着眼睛看黑板,时间长了就犯困而且后排声音嘈杂,总有人跟他聊天或者传纸条,根本没法专心听讲这种情况,别说学习了,连课都听不进去

再比如我另一个同学小张,被调到了教室正中间的位置乍一看好像不错,离黑板近,前后左右都方便但实际上呢,小张是个特别爱说话的学生,他坐那儿就像个小广播站似的,左边右边总有人跟他说话,老师讲课时他还得偷偷回头回应结果呢整节课都处于一种半清醒半兴奋的状态,笔记记得乱七八糟,课后还要花更多时间补课这种情况,其实是典型的”社交干扰”,心理学上称之为”社交邻近效应”

教育专家李博士就曾研究过这个问题她在《学校座位安排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研究发现,坐在前排的学生比坐在后排的学生成绩平均高15%这主要是因为前排学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关注,课堂参与度也更高”她还提到一个有趣的发现:”坐在教室正的学生最容易受到社交干扰,因为他们的左右两边都有人可以交流,而坐在角落的学生则相对安静”

这些研究和我的观察不谋而合所以啊,当老师调座位时,咱们得特别留意是不是把自己调到了这些容易影响学习的位置如果发现确实不合适,可以跟老师沟通,看看能不能换到更合适的位置这得讲究策略,不能直接说”老师,这位置不好坐”,得具体说明为什么这个位置对你学习有影响,比如”老师,我坐这儿总看不清黑板上的小字”或者”老师,我坐这儿总有人跟我说话,影响听课”

三、调座位引发的矛盾与冲突

除了影响学习,调座位还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让老师和家长都头疼我这就给大家讲几个因为调座位闹出乌龙事件的例子,看看这些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先说说我班上发生的那件”换座”当时班里有个男生小王,平时就爱跟人斗嘴,被调到前排后,因为离老师近,经常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小王觉得受委屈,就故意上课不认真,跟老师犟嘴结果呢老师一气之下,把他调到了教室最后排,还说了他几句小王更不服气了,上课故意捣乱,还跟后排几个调皮的学生一起搞小动作这下好了,整个班级都被搅得鸡飞狗跳,老师气得够呛,家长也来学校理论最后还是班老王有办法,先分别找几个关键学生谈话,然后才把小王调回原来的位置,事情才得以平息

这个例子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调座位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让班级氛围变得紧张教育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座位邻近效应”,指的是学生之间的物理距离会影响他们的互动模式研究发现,坐在相邻位置的学生更容易形成小团体,这种小团体如果与班级主流文化不符,就可能引发冲突

再比如我另一个同学小张,因为成绩好,被老师安排坐在了”优等生”小组结果呢,小组里有个男生特别不服气,觉得小张爱炫耀,就经常故意找茬小张也不甘示弱,两人整天在课堂上斗嘴,还影响了周围的学生最后老师不得不把小张调走,但这个过程中,小张和其他几个”优等生”都受到了影响,学习积极性都降低了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调座位不能只看表面,得考虑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因为调座位了原有的平衡,就可能导致新的矛盾所以啊,当老师要调座位时,咱们得提醒自己,这不仅是位置的改变,还可能影响人际关系如果发现自己可能要跟不喜欢的同学坐一起,可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或者找个合适的机会跟老师沟通,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安排

四、调座位的科学安排方法

得考虑学生的视力情况像我前面提到的小李,就是因为坐得太靠窗才看不清黑板所以啊,视力好的学生可以安排在离黑板稍远的位置,视力不好的呢,就得多考虑光线和距离教育专家王教授就建议:”教室后排的学生应该安排视力好的学生,这样既能保证他们看清黑板,又不会影响前排学生的视线”

得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我同学小张,是个特别爱说话的学生,如果把他安排在中间位置,就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所以啊,对于这种爱说话的学生,可以考虑安排在角落位置,减少社交干扰而对于那些容易走神的学生呢,可以安排在老师容易看到的位置,增加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第三,得考虑学生之间的性格互补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小王和小张,如果让他们坐一起,那肯定要出问题所以啊,调座位时可以考虑把性格互补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比如内向的学生和外向的学生,这样既能互相帮助,又能避免冲突这得建立在学生之间关系基本良好的基础上,如果班级里本来就有矛盾,那就得谨慎安排了

得定期调整座位研究发现,学生长时间坐在同一个位置,容易产生”座位疲劳”,也就是对那个位置产生心理依赖,不愿意换所以啊,老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调整一次座位,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调整的频率也要适度,太频繁了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五、家长如何应对调座位问题

说到调座位,家长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很多时候,家长的态度和沟通方式会直接影响调座位的成败我这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家长应对调座位问题的好方法

要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