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托孤到底发生了啥大事儿?刘备为啥把诸葛亮说得这么狠?

白帝城托孤到底发生了啥大事儿—— 一场权力交接的惊天密谋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个话题,可是历史上最让人动容也最让人深思的一幕——白帝城托孤话说这事儿发生在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之后,病重不起,自知时日无多,就赶紧把诸葛亮、李严这些人叫到白帝城,交代后事这托孤啊,说白了就是皇帝把江山托付给大臣,尤其是在自己快不行的时候但刘备这次托孤,可真是把诸葛亮说得那叫一个狠,什么”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话听着是不是挺吓人今天啊,我就带大家一起深入扒一扒这白帝城托孤背后的故事,看看刘备到底为啥要这么狠心

一、白帝城托孤的历史背景:三国乱世的权力博弈

要说白帝城托孤,那得先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这时的,正处于三国乱世的第三个年头——公元223年赤壁之战后,曹操被刘备和孙权联手打败,北方暂时归了曹丕,但曹丕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内部矛盾重重而刘备呢,虽然得了荆州大部分地盘,但跟孙权因为荆州问题还是闹得不可开交,后来夷陵之战一败,元气大伤

就在这乱世之中,刘备病重了他戎马一生,从织席贩履的草根一路打拼到汉室宗亲,最后却落得个兵败病重、寄人篱下的下场,你说气不气人更让人憋屈的是,他好不容易娶的孙夫人,带着阿斗跑了,这儿子啊,才两岁多点儿,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这当爹的,战败了不说,儿子还,能不着急吗

这时候的刘备,已经53岁了,按照古代的寿命标准,这岁数算是高寿了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就赶紧把诸葛亮、李严这些人叫到白帝城,准备交代后事白帝城这地方,位于现在的重庆市奉节县,当年是荆州的重要军事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备选择在这里托孤,既是出于战略考虑,也是出于心理考虑——这里离他的根据地成都最近,方便他观察和处理后事

二、托孤仪式的详细经过:一场权力交接的庄严仪式

白帝城托孤这仪式啊,那可真是隆重刘备躺在病,但精神还挺清醒,他看着诸葛亮、李严等人,眼神里既有对他们的信任,也有对后事的忧虑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先是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相当于宰相兼秘书长,掌管军政;又任命李严为副丞相,负责监督;另外还任命了费祎、董允等人辅佐太子刘禅

然后,刘备开始正式托孤他先是让刘禅出来见大家,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立刘禅为太子这可是个大事情啊要知道,刘禅虽然名义上是汉室后裔,但毕竟年幼,缺乏经验,能不能坐稳江山,还是个未知数刘备这么做,既是表明自己的决定,也是对诸葛亮的一种考验——你敢不敢辅佐这么个孩子

接下来,刘备就开始对诸葛亮说狠话了他先是夸诸葛亮”贤亮,能断大事”,然后就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话听着是不是很吓人其实啊,刘备这么做,一方面是真心实意地信任诸葛亮,觉得他有能力辅佐刘禅;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考虑在三国这种乱世,权力是最重要的,皇帝把江山托付给大臣,总得让对方放心不是刘备这么一说,等于是在告诉诸葛亮:你放心吧,这江山就是你的了,你尽可以放手去干,不用担心我儿子会碍你的事

除了这些,刘备还跟诸葛亮、李严立下了”三先”的誓言:先斩后奏、先礼后兵、先公后私;不私藏财物、不私用、不包庇亲族这些誓言,既是刘备对臣下的要求,也是对诸葛亮的一种保证——你放心,这江山,我可是拿性命担保的

整个托孤仪式,气氛既庄严又紧张刘备躺在病,但眼神坚定;诸葛亮、李严等人,则表情肃穆这场仪式,不仅是一场权力交接,更是一场,向所有人表明了刘备的决心和意志

三、诸葛亮对托孤的回应:忠诚与权力的完美结合

面对刘备的托孤,诸葛亮的表现那叫一个到位他先是跪拜在地,,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话说得,既表达了忠诚,也表明了决心然后,他又对刘备说:”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番话,既是对刘备的感激,也是对未来的担忧

其实啊,诸葛亮早就对刘备忠心耿耿了从隆中对开始,诸葛亮就为刘备规划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后来赤壁之战,诸葛亮又出谋划策,让刘备取得了胜利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的今天所以啊,刘备托孤,诸葛亮自然是义不容辞

但诸葛亮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权力这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刘备这么一说,等于是在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也给他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他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辅佐刘禅,必须证明自己值得信赖

所以啊,诸葛亮在回应刘备的时候,既表达了忠诚,也表明了决心他告诉刘备,他愿意为刘禅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他也暗示了自己对权力的掌控——”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话说得,既是对刘备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诸葛亮果然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刘禅治理蜀汉,最终建立了蜀汉的基业可以说,白帝城托孤,不仅是一场权力交接,更是一场忠诚与权力的完美结合

四、白帝城托孤的历史意义:三国的转折点

白帝城托孤,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蜀汉的正式建立刘备虽然早就在荆州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但直到白帝城托孤,才真正确立了蜀汉的地位这为后来的蜀汉奠定了基础,也为三国鼎立的局面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白帝城托孤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智慧——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备虽然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但这是出于对诸葛亮的信任,而不是真的要让他篡位在三国这种乱世,权力是最重要的,皇帝把江山托付给大臣,总得让对方放心不是刘备这么一说,等于是在告诉诸葛亮:你放心吧,这江山就是你的了,你尽可以放手去干,不用担心我儿子会碍你的事

也有人认为,刘备这么做是手段,是为了让诸葛亮更加尽心尽力这种说法也有道理在三国这种乱世,权力是最重要的,皇帝把江山托付给大臣,总得让对方放心不是刘备这么一说,等于是在告诉诸葛亮:你放心吧,这江山就是你的了,你尽可以放手去干,不用担心我儿子会碍你的事

但不管怎么说,白帝城托孤都是三国的一个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蜀汉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三国的格局从这以后,蜀汉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虽然国力有限,但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地位,与曹魏、孙吴抗衡,为历史的进程做出了贡献

五、后世对白帝城托孤的评价:历史长河中的经典案例

白帝城托孤,在后世被传为佳话,成为历史上最经典的托孤案例之一许多历史学家都对这场托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比如明代的史学家黄宗羲,就在《明夷待访录》中称赞刘备”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认为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表现出了高超的智慧他说:”刘备虽不能守其业,然知诸葛亮之贤,故委以大事,可谓知人矣”

清代的史学家赵翼,也在《陔余丛考》中评价说:”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可谓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诸葛亮不负所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忠臣之楷模”

现代的历史学家,比如钱穆先生,也在《国史大纲》中提到白帝城托孤,认为这是历史上最经典的托孤案例之一他说:”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托孤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