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缘起于那个青涩的年代
话说这八十年的缘分啊,得从我们十八岁那年说起那会儿正赶上新成立初期,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朝气与希望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爱读书、爱思考的习惯而李呢,他是隔壁村出来的,家里是种地的,性格朴实直爽,力气大得很我们俩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但真正走到一起,却经历了一段小波折
1955年,我们刚满十八岁那年,我正在县城读高中,李则在乡里当拖拉机手那时候条件艰苦,不像现在网络发达,想谈恋爱都得靠脸熟和眼缘记得有一次,县里青年联谊会,我本来没想去,但妈妈非要拉着我去那天,李也在场,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戴着个旧草帽,正帮人修理拖拉机我本来没注意他,直到他抬头看我时,那双清澈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我的心头”咯噔”一下,脸也跟着发烫后来知道他是来帮忙的,就主动请他帮忙照看我的自行车从那以后,我们开始有了说不完的话
那时候谈对象可没现在这么简单,得经过”考察”、”家长同意”等一系列程序我们也不例外李的父母一开始不同意,觉得我是个城里孩子,生活习惯不一样但李软磨硬泡,还给我写了好多情书,那些字迹虽然歪歪扭扭,但每一句都透着真诚我呢,也是个犟脾气,偏要证明给他们看,两个人在一起,日子过得好不好,不在于出身,而在于真心还是我爷爷出面,做通了双方父母的工作,我们才终于修成正果
这段感情能坚持八十年的秘诀,我觉得首先就在于我们当初选择对方,不是看对方有什么条件,而是看对方这个人本身就像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的:”爱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行动,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我们那时候虽然年轻,但已经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经营感情
第二章:风雨同舟的六十年代
结婚后的生活啊,就像坐过山车,起起伏伏,有欢笑也有泪水六十年代,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我们刚结婚没两年,就迎来了第一个考验那时候我怀上了第一个孩子,但家里条件实在太差,连口粮都紧张李二话不说,就瞒着我去镇上帮人打零工,晚上回来还要给我做点好吃的,哪怕只是煮几个土豆有次我半夜起来上厕所,看见他坐在煤油灯下缝补我的旧棉袄,针脚密密麻麻,一看就是下了好大力气那一刻,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六十年代末,文化大爆发了那时候运动一个接一个,李因为家里有”地主”背景,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我呢,作为”资产知识分子的妻子”,也受到不少冲击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始终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记得有一次,派要抄我们家,李硬是挡在门口,说”先从我身上踩过去”虽然他个头不高,但那股子倔强劲儿,让我看了既心疼又佩服
那时候生活虽然苦,但我们的感情却越发深厚就像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埃尔德在《共享岁月》中写的那样:”逆境中的婚姻往往更加牢固,因为夫妻需要共同面对外部压力,这种共同经历会加深彼此的联结”我们经历了、物质匮乏、亲友误解等种种磨难,但每次都能一起扛过去李常说:”这辈子最庆幸的就是娶了你,无论啥时候,你都是我最亲的人”这话听着简单,但背后包含的情感有多深,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七十年代初,我们迎来了第二个孩子那时候我已经三十岁了,正是人生最艰难的时期李不仅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还经常陪我去医院产检孩子出生后,他更是成了超级奶爸,半夜起来喂奶换尿布,从不抱怨有次我感冒发烧,他整夜没睡,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一会儿给我递水,一会儿又偷偷去厨房热姜汤看着他疲惫却温柔的眼神,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第三章:开放后的新生活
八十年代初,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们这个小城李抓住机会,开始做小生意,从卖针头线脑开始,慢慢扩大到经营五金杂货那时候做生意风险大,但他敢闯敢试,加上为人实在,很快就积累了第一桶金而我呢,则成为家庭的主心骨,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支持丈夫的事业记得有一次,他带我去镇上考察市场,我硬是跟着他跑了三天三夜,脚都磨出了水泡但看到他眼里闪烁的光芒,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李买了辆二手卡车,我们成了村里最早拥有汽车的家庭那段时间,我们的生活明显改善了,但我们的感情却没因此变淡相反,我们学会了更好地经营婚姻就像婚姻专家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里说的:”夫妻需要像经营事业一样经营婚姻,需要定期’复盘’,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我们每周都会安排”夫妻时间”,不管多忙都会坐下来聊聊天,谈谈心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一点小事争吵,但很快又能和好如初
九十年代,我们迎来了退休生活李把生意交给儿子打理,我们终于有了大把的时间陪伴彼此这时候,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意我们会一起散步,一起看电视,一起旅行有一年,我们去了趟海南,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兴奋得整夜没睡在三亚的海边,我们看着日出日落,感觉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候李突然握住我的手,说:”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娶了你”我笑着回应:”其实你也有个最正确的决定,那就是没放弃我”你看,八十年了,我们还是这么爱说笑
第四章:健康考验与智慧应对
人老了,身体难免出问题进入七十岁之后,我们的健康开始亮起红灯李先是得了高血压,后来又出现了帕金森症状而我呢,因为年轻时候操劳过度,得了关节炎和慢性胃炎那段时间,我们俩经常半夜醒来,互相,互相安慰李常说:”老了就老了吧,能在一起聊天就不错了”我则总是说:”只要你不走,我就不走”
记得有一次,李突然头晕倒地,我吓坏了,赶紧打120医生说是脑供血不足,需要住院观察在医院里,我衣不地照顾他,喂饭喂,擦身洗澡看着他苍白的脸和颤抖的手,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李却反过来安慰我:”别怕,有我在呢只要我还能动,就自己照顾自己”这话听着简单,但背后蕴含的力量让人心酸又感动
这时候,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婚姻的真谛——不是花前月下,而是细水长流;不是你侬我侬,而是患难与共就像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的:”真爱是当对方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坚定的支持”我们互相照顾,互相鼓励,慢慢地,李的病情稳定了而我也学会了更好地照顾自己,毕竟我们还有大半辈子要过呢
第五章:传承爱情智慧
第一,永远保持沟通不管多忙多累,都要抽出时间跟对方说说话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我回来了”,就能让对方感到温暖就像我们家的老规矩,每天晚上睡觉前要互相说一句”我爱你”
第二,学会包容人无完人,夫妻之间难免有摩擦关键是要学会包容,不要把小事放大我常跟儿子说:”婚姻就像炒菜,火候过了会糊,火候不够会夹生,得恰到好处”
第三,保持新鲜感结婚这么多年,我们依然像年轻人一样约会,会一起看新电影,去新地方旅行李常说:”爱情需要保鲜,就像花需要浇水”我们每周都会安排”约会之夜”,不管多简单,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好
第四,互相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