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使用全攻略:从入门到精通的实用技巧大公开

说到望远镜,我自己的经历也挺有意思的记得第一次买望远镜是大学时候,花了小一千块买了个国产的折射望远镜,当时雄心壮志,想看看月亮上的环形山,火星的两极冠结果呢对焦调了半天,看到的就是个模糊的光团,连月亮上都看不清坑坑洼洼后来请教了学长,才知道自己犯了好多错误:没选对场地、没做好对光准备、不知道怎么调焦等等这次失败让我对望远镜产生了深深的兴趣,后来慢慢研究,买了不同的望远镜,也带朋友去观测,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今天,我就把这些心得体会都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正在入门或者想提高的朋友

一、望远镜选购指南:别花冤枉钱

买望远镜是每个天文爱好者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很多人一上来就冲着价格贵的买,或者听销售忽悠买什么”大倍数”的望远镜,结果用起来发现问题一大堆其实,选望远镜就像选车,不是越贵越好,关键是适合自己我建议新手朋友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看类型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种望远镜: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望远镜折射望远镜结构像照相机,光学素质好,但价格贵,而且口径不能做得太大反射望远镜结构简单,口径可以做得很大,价格相对便宜,但需要定期正焦折反望远镜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我个人推荐新手从折反望远镜入手,比如施密特-卡塞格林式或者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式,这两种比较容易操作,视野也比较宽广

其次看口径口径就是望远镜主镜或主透镜的直径,这是决定望远镜观测能力的关键因素简单来说,口径越大,能看到的东西就越亮、越清晰但要注意,口径不是唯一标准,还要看光学质量入门级望远镜口径在70mm到150mm之间比较合适,太大了反而不好搬动和操作我自己的第一台望远镜是100mm口径的,用起来就比那个小一千块的不知强多少倍

再来看焦距焦距决定了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和视场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高,但视场越窄;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低,但视场越宽新手朋友不要高倍数,望远镜的极限放大倍数是600-700倍(公式:极限放大倍数=口径×14),超过这个倍数只会让图像变得模糊建议选择焦距在500mm到1000mm之间的望远镜,这样的焦距既能提供足够的放大倍数,又有比较舒适的观测视场

最后别忘了配件买望远镜时,一定要问清楚有没有配套的目镜、寻星镜、三脚架等目镜决定了放大倍数,一般会配几个不同焦距的;寻星镜帮助你在黑暗中找到目标;三脚架要稳,不然望远镜抖得厉害根本看不了东西我建议买望远镜时尽量选择品牌配套的,质量更有保障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花了三万多买了台施密特-卡塞格林望远镜,口径300mm,焦距2000mm,结果发现因为太重,三脚架根本支撑不住,观测时图像晃得像波浪一样后来他花了一千块换了副好三脚架,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配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望远镜设置与对光:新手必读的细节

要正确组装望远镜别看说明书上步骤繁琐,但每一步都很重要特别是三脚架的安装,一定要确保稳固,不然观测时望远镜会乱晃我刚开始组装时,因为没拧紧某个螺丝,结果观测时三脚架都差点散架组装时一定要边看说明书边操作,不确定的地方多问别人

要正确安装目镜目镜装反了,图像会上下颠倒,这对观测来说很麻烦安装目镜时,要确保它完全卡入镜筒,并且旋转时没有松动我有个习惯,每次换目镜时都会用干净的布擦拭一下镜筒和目镜,防止灰尘影响成像

然后是找平三脚架这是很多新手忽略的步骤,但找平不好,观测时图像会扭曲找平时,先用三脚架上的气泡水平仪调整,确保三个脚的高度一致;然后通过旋转望远镜,观察气泡是否偏离中心,再进行微调我建议找平时先在平坦的地方进行,等稳定后再移动到观测地点

接下来是对光对光是观测前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对不上光,要么看不到目标,要么看到的是个暗淡的光团对光的步骤是这样的:先在望远镜前放一张白纸,调整目镜,直到看到纸上的文字清晰;然后移动望远镜,对准一个明亮的物体,比如路灯或者月亮;最后慢慢旋转调焦环,直到看到最清晰的图像对光时要注意,眼睛要稍微偏离目镜,这样看到的图像才最清晰

这里有个小技巧: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对光目标,可以用望远镜对着远处的树木,通过树叶的缝隙观察,这样更容易对光我经常用这个方法,特别在野外观测时特别方便

最后是正焦很多新手认为对光就是正焦,其实不是的对光是让物体成像清晰,正焦是让物体的像落在目镜焦平面上正焦后,物体在目镜中应该是一个倒立的小圆圈,而不是一个模糊的光团正焦时,要一边缓慢旋转调焦环,一边观察目镜中的图像变化,直到看到最清晰的圆圈为止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第一次对光时,对着路灯对,结果看到的是一个模糊的光团,怎么调都不清楚后来我教他正焦的步骤,他按照方法操作后,突然”哇”的一声叫起来,原来看到了路灯周围的光晕和反光对光和正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三、望远镜观测技巧:从月亮到星云的实战指南

要了解不同目标的观测特点月亮是最容易观测的,但观测月亮不能只看表面用低倍目镜,可以看到整个月面;用高倍目镜,可以观察到月海、月坑等细节我建议先用低倍目镜找到月亮,再慢慢换高倍目镜,这样更容易发现细节火星是”红色星球”,观测时要注意它的颜色变化,从橘红到深红;木星是个大行星,上面有明显的条纹和四个伽利略卫星;土星则有个漂亮的环,但观测时要在合适的距离才能看到

要掌握不同目标的观测方法观测深空,比如星云、星团时,要选择低倍目镜,因为高倍目镜视场窄,很难找到目标我有个习惯,每次观测星云前,都会先用低倍目镜找到大致位置,然后再慢慢换高倍目镜观测时还要注意,有些星云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黑暗,要耐心等待眼睛适应

再来说说观测对于一些移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比如木星的卫星,要使用赤道仪的功能如果不,很快就会失去目标我刚开始观测木星时,因为没开功能,结果看到木星的卫星都在月亮周围乱跑,根本看不清后来开了,才发现木星的卫星是沿着轨道运行的,很有意思

这里有个小技巧:观测时可以准备一个星图或者星表,这样更容易找到目标我经常使用 Stellarium 这个软件,可以在电脑上模拟星空,然后对照着观测特别是新手朋友,有了星图就不怕找不到目标了

最后是拍照技巧如果想要记录观测成果,可以给望远镜装相机但要注意,望远镜的焦距通常很长,相机需要通过增距镜才能拍到清晰的图像我有个朋友买了单反相机,但因为没有增距镜,拍到的都是模糊的星轨后来他花了四五千买了副增距镜,才拍到了满意的星空照片拍照前要做好准备,否则很容易失望

举个例子,我去年在青海观测时,用手机通过望远镜拍到了土星的照片,虽然不专业,但自己很满意后来我朋友看到后,也想试试,结果因为没准备增距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