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自制多肉土超简单,新手也能轻松学会的秘诀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多肉种植小能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超实用的秘密——在家自制多肉土超简单,新手也能轻松学会的秘诀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热爱多肉,但买来的营养土用完就愁了,要么太贵,要么不透气,导致多肉容易生病其实啊,自制多肉土不仅省钱,还能根据自家多肉的需求,调配出最合适的土壤环境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秘诀掏出来,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做,保证新手也能轻松上手,让你的多肉蹭蹭长
第一章:为什么要自制多肉土——省钱又省心的秘密武器
说起为什么要自制多肉土,那原因可太多了首先啊,市面上卖的多肉土价格真心不便宜,尤其是那些进口的、配比精心的营养土,一袋几十块,用不了多久就没了,对于养好多肉的小伙伴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自己养了快二十种多肉,每次买土都肉疼啊
市售的土有时候并不适合所有多肉比如有些颗粒土,透气性确实好,但保水性太差,适合景天科的多肉,像熊童子、白牡丹这些,但如果用来养玉露、玉树,那它们容易干瘪还有的土保水太强,容易导致闷根、腐烂,像芦荟、十二卷这些喜欢干燥环境的多肉就受不了所以啊,自制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根据自己养的多肉种类,自由调配颗粒和泥炭的比例,真正做到”量体裁衣”
我有个朋友,之前一直买某品牌的颗粒土,结果养的玉露老是黑腐,后来听我建议,自己用珍珠岩、赤玉土和少量泥炭混合,效果立竿见影所以说,自制土不仅省钱,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简直是多肉种植的”秘密武器”
第二章:自制多肉土的黄金配方——新手必看的比例指南
聊了这么多自制土的好处,那到底怎么配呢其实啊,自制土的核心就是两大类成分:颗粒物和泥炭/椰糠颗粒物主要作用是透气、排水,泥炭或椰糠则提供养分和保水性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发现一个”黄金配方”特别适合新手,那就是泥炭/椰糠:颗粒物=2:1
具体来说呢,你可以这样配:
– 泥炭或椰糠:40%左右泥炭保水性好,但容易板结,新手用椰糠更保险,因为椰糠透气保水性能更均衡我一般买那种做育苗用的椰糠,敲碎后使用
– 颗粒物:60%左右颗粒物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赤玉土、鹿沼土、火山石、硅藻土、蛭石、珍珠岩、煤渣等不同颗粒的作用不同:
– 赤玉土和鹿沼土:保水透气两不误,是高级多肉土的标配,但价格稍贵
– 火山石和硅藻土:主要提供透气性,特别适合怕涝的多肉
– 珍珠岩和煤渣:便宜实惠,但煤渣要提前烧制消毒,避免有害物质
– 蛭石:保水性好,但单独用容易烂根,最好和其他颗粒混合
我自己的配方是:椰糠40% + 赤玉土30% + 珍珠岩20% + 火山石10%,这个配比我已经用了三年,各种多肉都长得特别旺这个只是参考,你可以根据自己家的情况调整比如如果你家比较干燥,可以增加椰糠的比例;如果你家潮湿,就多加点颗粒物
第三章:自制多肉土的DIY步骤——手把手教你做土
光有配方还不够,怎么一步步做出来才是关键别急,我这就把详细步骤告诉你,新手也能轻松学会
第一步:准备工作
1. 收集材料:按照你选定的配方比例,称好各种材料。比如我上面说的配方,如果做5升土,就需要2升椰糠、1.5升赤玉土、1升珍珠岩和0.5升火山石。
2. 消毒处理:所有材料都要消毒!特别是用过的土或者从外面捡来的材料,一定要用开水烫或暴晒消毒。椰糠可以直接用开水浇透,晾干备用;颗粒物可以放在太阳下暴晒3天以上。
第二步:混合材料
1. 干混法:把所有材料放在大盆里,戴上手套,用手充分混合。这个方法最简单,但容易混不均匀,适合新手。我建议边混边用手抓,确保各种材料分布均匀。
2. 湿混法:先在材料里喷少量水,让颗粒物稍微湿润,然后混合。这个方法混合更均匀,但要注意水量,不能太多,否则土会太湿。
第三步:过筛(可选)
有些新手怕土里有大颗粒,可以过一下筛我一般不筛,因为大颗粒透气性好,但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可以用细网筛过一遍
第四步:添加营养
自制土虽然透气保水,但缺乏养分,需要补充我一般会加:
– 腐熟的有机肥:比如蚯蚓粪,可以混入土中,比例不超过5%
– 缓释肥:买那种园林用的缓释肥,少量混入土中,可以慢慢释放养分
第五步:装盆使用
把配好的土装进盆里,轻轻压实,不要用力,然后浇透水,放在阴凉处缓苗3天再正常养护
我有个小窍门:在做土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杀菌剂,比如多菌灵,预防土传病害特别是如果你家多肉经常生病,这个步骤千万别省
第四章:多肉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新手避坑指南
1. 土太干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制土干得特别快,可能是颗粒物比例太高了解决方法:
– 增加泥炭或椰糠的比例
– 在浇透水后,用喷壶经常喷水保湿
– 添加一些保水性的材料,比如蛭石
2. 土太湿怎么办?
如果土总是湿漉漉的,多肉容易烂根,可能是泥炭比例太高了解决方法:
– 增加颗粒物的比例
– 换盆时在盆底垫一层陶粒或火山石
– 浇水时宁干勿湿,等土干透再浇
3. 土板结怎么办?
自制土用久了容易板结,影响透气保水解决方法:
– 定期松土
– 添加一些大颗粒物,比如煤渣
– 混入一些腐叶土改善土壤结构
4. 如何判断土是否适合多肉?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做”掂水试验”:
– 把土装在手里攥紧,然后松开,如果土能保持形状但手指间有水珠,说明配比合适
– 如果攥紧时水珠很多,说明太,颗粒物要加多
– 如果松开时土就散了,说明太干了,泥炭要加多
我养的多肉里,景天科(如白牡丹、熊童子)喜欢颗粒多的土,而十二卷(如玉露、子持莲华)喜欢保水性好的土所以啊,要根据具体种类调整配方,这才是自制土的精髓
第五章:自制多肉土的进阶技巧——从新手到老手的进阶之路
当你掌握了基本的自制土配方和步骤后,就可以尝试一些进阶技巧,让你的多肉土更上一层楼
1. 根据季节调整配方
夏天天气热,多肉休眠,土要透气保水,可以增加颗粒物比例冬天天气冷,多肉生长缓慢,土要保水性好,可以增加泥炭比例我一般是夏秋季用颗粒多一点的土,冬春季用泥炭多一点
2. 添加活性物质
在自制土中加入一些活性物质,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比如:
– 蚯蚓粪: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能促进土壤透气保水
– 海藻肥:可以刺激根系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 硅藻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还能补充微量元素
3. 自制营养液
自制土虽然提供了基础环境,但养分有限,可以配合自制营养液使用我常用的配方是:
– 水:2升
– 尿素:0.5克
– 磷酸二氢钾:1克
– 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