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人100天怎么过怎样祭祀(走到哪一步了)

大姑归去,悟人生

我叫周顺发,东北人,今年四十二岁,在县城一家机械厂当工程师。生活安稳,家庭幸福。

大姑名叫周桂芝,是我父亲的长姐。今年正月十五,她走完了七十八年的人生路。大姑一辈子没结婚,人们都背后称她为"老姑娘"。她对这称号毫不在意,总是笑呵呵的。

在我小时候,大姑就与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她经常纳鞋底,手指上布满茧子,却从不喊苦。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人穷志不能穷,苦日子熬出来的人,都有一副硬骨头。”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家每户都有粮票布票等限制。大姑用微薄的工资度日,时常补贴我们。她个子不高,总是穿着蓝色工作服,从不添置新衣。

我上小学时,大姑知道我穿着破旧的衣服,心疼不已。她拿出自己积攒的布票,为我做了新衣服和皮鞋。她告诉我:“顺子,人不怕穷,就怕没出息。”

下岗后,大姑没有抱怨,很快在村口开了个小卖部。她每天早起晚归,经营日用百货。无论风雨,她总是坚守在那里。她说:“桂芝这辈子命苦,年轻时照顾老人没嫁出去,现在又要照顾侄子侄女。”

高中三年,我每个周末回家,大姑总会给我变戏法般地掏出鸡蛋。那些鸡蛋是稀罕物,她总是留给我补充营养。她说:“念书要花钱,咱不能拖你后腿。”

高考那年,我差了几分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心情低落。大姑没有责备,只是给我一本励志故事集,告诉我:“顺子,人这辈子总有失意的时候,关键是不能志气。”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省城的大学。

大学期间,家里经济困难。就在我发愁学费时,突然收到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三百元。信上没有署名,只有一句话:“好好念书,勿念家中。”后来才知道那是大姑偷偷寄来的。

时光荏苒,我大学毕业回到县城工作。大姑已经六十多岁,身体大不如前,却依然坚持经营小卖部。我劝她休息,她说:“人呐,一辈子就得有个寄托。”

结婚那年,我想给大姑买件像样的衣服,却被她婉拒。她说:“我这把年纪了,穿啥不是穿。”她让我把钱存起来,说是给将来的孩子准备学费。

去年冬天,大姑查出了肺癌晚期。医生说最多撑半年,建议回家安心养着。我们全家都急了,辗转各大医院求医问。大姑却出奇地平静:“人这一辈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临终前一周,她让我单独来见她。她拉着我的手说:“小顺子,大姑这辈子没啥遗憾。”然后递给我那封带有神秘钥匙的信和一个纸条:“床底下有个箱子是我一生的心事你替我了却。”我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是一本厚厚的账簿记录着借出去的钱还有我的名字那一页写着借学费三百元199月5日那时我如遭雷击才明白那个默默资助我的人是大姑这些钱都是她省吃俭用的结果这些年来她省吃俭用的场景一下子涌进我的脑海:蓝色的确良衣服穿了十几年补了又补冬天只有那件打了补丁的黑棉袄……箱子里还有照片是那些受过她资助的孩子们寄来的照片背后都写着对大姑的感谢这些孩子有的成了教师有的当了医生有的成了公务员每一个都是村里的骄傲看着这些照片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想起大姑终身未嫁却用她微薄的收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包括我在内她是这个村子的守护者用她瘦弱的肩膀支撑起无数家庭的希望账簿最后一页是大姑的字迹:“人这一生给予比索取更踏实钱财带不走唯有善念长存所有借出的钱都不用还就当我为这个村子做的最后一点贡献。”我抱着账簿坐在大姑的房间里整夜未眠天亮时我做了一个决定回到老家接手她的小卖部继续她资助贫困学生的事业妻子诧异地看着我:“你不是说要回城里发展吗?”我坚定地说:“计划改变了这里还有我放不下的牵挂。”回到城里第一件事就是挂出大姑的照片照片里她笑得那么慈祥街坊四邻纷纷支持我这个“傻计划”有的掏出压箱底的钱支持我助学会的第一笔资金有了着落如今已经有十几个孩子获得了资助其中有几个考上了重点大学每当夕阳西下我坐在小卖部门口看着村里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过来买东西心里踏实又温暖孩子们好奇地问我为什么回来开小卖部我笑着回答:“因为你们大姑给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孩子们追问:“啥课啊?”我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人这辈子命里有多少福气自有定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窗外夕阳将大姑种下的枣树映照得金灿灿的树上挂满了红枣就像大姑生前那样默默地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