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规范要求

2025-04-2001:22:02综合资讯0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XXX项目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直径φ1200以上,无地下水或有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中。当岩溶地区和踩空区等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位高、孔内空气污染物超过现行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时,且无通风措施的情况下,不得采用人工挖孔施工。

二、编制依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11)等。

三、一般要求

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地质、地下水文等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依据相关规范规定,进行安全验算或专家进行论证、。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四、施工工艺

(一)场地平整

清除坡面危石、浮土,铲除土层并夯实,出渣道路畅通,孔口四周排水系统完善。

(二)测量放线及定桩位

确定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基半径为半径,画出孔口护圈内径圆周,撒灰线。

(三)人工挖孔

1. 挖孔作业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及要求施工,施工条件应符合安全要求。

2. 相邻两桩孔间净距离不得小于3倍桩径,当桩径间距小于3倍间距时必须间隔交错跳挖。

3. 每节开挖深度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且不得超过1m,对软弱地层、涌水、涌沙地层,护壁段高可减少为0.3-0.5m一段。

4. 孔深超过15m时,作业人员在孔内连续作业不得超过2h。

5. 挖孔过程中如遇特殊地质情况或有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停止作业并上报。

(四)其他施工要点

1. 出渣:弃土要及时转运,不得在孔口周围堆积。

2. 孔壁支护:应采用内、外齿式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护圈,确保孔壁稳定。

3. 通风、排水、照明:现场应配备气体浓度检测仪器,进入桩孔前应先通风并检测气体浓度。孔内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

4. 安全施工:孔内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规定,系好安全带,配备有效通讯器材。

五、安全施工及环境保护

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注意通风、排水和照明等安全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避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