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批判性思维

2025-04-2009:55:50百科知识0

你是否曾经面对过这样的问题:作为父母,当孩子对你的提出质疑时,你会如何应对?作为老师,当学生反对你的教学内容时,你又会如何应对?又或者,作为管理者,当下属对你的决策产生质疑时,你会保持冷静吗?

或许你会感到愤怒,觉得被冒犯,想要立刻给这些人一些颜色看看。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可能是在用批判性的思维来对待你呢?如果你粗暴地拒绝了他们,可能会暂时清净,但也可能再也听不到那些让你不舒服的、却又能促使你进步的声音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让我们回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曾经说过:“我承认自己没有知识,而我又要教授别人知识。”他的教学方式就像一位助产婆,帮助人们产生他们原本就有的知识。在面对学术上的不同观点时,亚里士多德会采用“诘问式”的方式,无情地揭露对方学说中的矛盾。

事实上,这种批判性的思考方式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大量欧洲学者广泛应用。弗朗西斯·培根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探究模型”,而笛卡尔则主张每一部分思维都应该经得起质疑、批判和证实。从牛顿开始,这种批判的精神被更广泛地接受和应用。直到现在,全球大多数都将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在我国古代,《礼记·中庸》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思考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句话意味着在做学问的过程中,我们要先广泛学习,然后像审犯人一样审问所学的东西,再慎重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人是否需要批判性思维呢?

举个例子来说吧。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一些观点时,你是否真正思考过它们是否正确呢?比如:“期间听古典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消炎能杀灭病毒”、“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十的潜能”……等等十个常见的观点都被研究和科学观察证实是错误的,但我们仍有很多人将它们视为常识。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接受信息时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需要了解批判性思维的五条基本原则:不要盲目相信权威或经验;越的观点越要重视并谨慎判断;无法验证的观点不能称为真理;注意偏差的存在;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证据和观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进步而不是被自己的观念困在原地。

怎么样来培养这种批判性思维呢?你需要了解并实践批判性思维的五条基本原则:一是不盲目相信任何专家或权威的意见而是要审视他们的观点是否有充分的解释和证据支持;二是对于式的观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不要盲目接受;三是任何观点或思想如果不能通过逻辑分析和实验验证都不能称为真理;四是要意识到实验可能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多方面验证;五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证据和观点调整自己的观念。当然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讲出来有时候内心保持这种思维意识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