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作为每位考生的备考重点,是稳固会计基础知识的关键所在。为了帮助广大中级会计考生更高效地备考,老师精心策划了“会计知识启航先修”系列课程,此课程专为考生在预习阶段提供帮助,使考生能提前掌握中级会计实务中那些基础且“恒久不变”的知识点。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先修知识,考生们不仅能够打下坚实的会计基础,还能为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铺平道路。让我们与老师同行,共同启航探索会计知识的海洋。
今日,我们学习的《中级会计实务》核心内容为“存货管理”。
对于企业而言,持有存货的最终目标是为了销售。存货包括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的备售产品或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储备的材料或物料等。
一、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的初始计量应以成本为基础。这里的成本涵盖了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相关成本。特别提示,现阶段我们主要关注外购存货的计量方式。
具体而言,存货的采购成本包含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的开支。如图所示,各项费用清晰列明。
二、存货的期末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较低值进行计量。其中,成本指的是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对应存货账户的期末结余。
1. 期末计量的总体思路
2. 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
3. 会计分录处理
- 科目设置:企业需设置“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以核算存货价值的减损。
- 会计处理注意事项: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或转回时会涉及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在结转时则不涉及该科目的运用。
基础知识点补充:
1. 关于存货的账面余额、可变现净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关系。
- 账面价值与余额的区别:存货账面价值是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后的余额。
- 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的联系:当存货出现减值时,其可变现净值即等同于其账面价值。
2. 对于企业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还涉及到“账面净值”的概念。具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