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亦称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将客观事物进行对比,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对比分析法的形式详解
根据特定需求,对比分析法可细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 绝对数对比法
此法利用绝对数值进行对比,用以寻找差异。
2. 相对数对比法
此法通过两个相关指标的对比计算,生成反映客观现象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其数值表现为相对数。因研究目的和对比基础不同,相对数可分类如下:
一、结构相对数:在同一总体内,某一部分的数值与全部数值对比,得出比重,用以反映事物的性质、结构或质量。如: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产品合格率等。
二、比例相对数: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数值对比,揭示总体内部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如:人口性别比例、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
三、比较相对数:同一时期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数值对比,用于揭示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关系。如:不同地区的商品价格比较,不同行业、企业间的某项指标比较等。
四、强度相对数: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用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例如:以“元/人”表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人/平方公里”表示的人口密度,以及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的人口出生率等。
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某一时期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用以反映计划的完成程度。
六、动态相对数: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对比,用以说明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如: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
对比分析法的标准探讨
在选择对比标准时,可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 时间标准
时间标准是选择不同时间点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常用的是与上一年同一时期比较,也可与前一时期或历史最佳时期、关键时期进行比较。
2. 空间标准
空间标准是选择不同空间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如:与条件相似的其他城市比较、与先进或地区比较、与我市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等。
3. 经验与理论标准
经验标准基于对历史资料的归纳总结,如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而理论标准则是基于已知理论进行推理得出的依据。
4. 计划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