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鲁大地的胶东半岛,寒冬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带着深厚的文化韵味。尤其在严冬的怀抱里,年的脚步悄悄靠近,带来了独有的香甜气息,那是冬日炸果子散发出的诱人芬芳,也是年味最纯正的诠释。
在寒气逼人的腊月里,胶东的村落弥漫着忙碌却温馨的气息。随着小年的到来,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奏响了美食的乐章。其中,胶东炸果子无疑是这乐章中最动人的音符。看那普通的面团,在匠人的手中变幻出各种形态。
那鱼形的果子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能在喜庆的海洋中畅游,象征着年年有余的富足;荷花状的果子层层叠叠,宛如冰天雪地中绽放的圣洁之花,传递出祥和与美好的祝愿。
当第一块果子下油锅时,那欢快的“刺啦”声如同年的号角,激昂地宣告着新春的到来。孩子们围在炉火旁,眼中闪烁着对那新鲜出炉美味的渴望。
父母望着锅中的炸果子,眼中流露出对新年的期待。他们期盼新的一年家庭和睦、美满,生活如这炸果子般金黄灿烂、甜美无比。他们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业有成、事业顺利。
品尝一口炸果子,那酥脆的外皮和香甜的内在在交织,是岁月与家的味道。每一口都承载着父母的爱、亲人的温暖和对未来的期望。
据史载,炸果子自宋朝起便作为节日食品流传于民间。如今,它已不仅仅是美食,更是年味的象征。它串联起一代代胶东人的记忆,承载着家庭和团圆。
在这充满年味的时刻,我们回味过去的一年,憧憬新的一年。当炸果子的香气弥漫在村落中,我们知道,年已经来临。
(附图:未油炸前的果子、油炸过程中的果子、刚出锅的炸果子及鱼荷花形状的炸果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