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集装箱价格经历首次上涨
据集装箱价格数据统计平台Container xChange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今年五月,全球集装箱月均价格首次实现环比上涨。其中,20尺DC平均价格上涨至2330美元(较2207美元增长5.4%),而40英尺HC的平均价格则从3800美元跃升至4410美元,涨幅高达15%。尽管已经重新开放,但其集装箱平均价格和租赁费率仍呈下降趋势。
Container xChang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Roeloffs预测,“跨太平洋航线的集装箱使用量将大幅增加,从而提高该航线船舶的利用率。随着旺季的临近,集装箱的即时运价将很快上涨。”
前几个月,受影响严重的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影响了这些城市与其他城市的贸易往来。上海作为汽车零部件主要生产中心,深圳为汽车主要组装中心,若上海发往深圳的零件数量不足,将减缓深圳的组装活动及出口。
Christian表示,目前集装箱仍滞留在一些港口,特别是洛杉矶和休斯顿。上海的仓库和陆运服务日益艰难,而鹿特丹等地仓库已满载,虽与汉堡情况相似,但尚未达到鹿特丹的程度。
虽然短期内对集装箱的需求下降导致价格下滑,但考虑到此前被抑制的需求终将释放,地区集装箱价格将出现短期上涨。
从长远看,Container xChange认为全球供应链紧张状况将逐渐缓解。预计集装箱平均价格将下降,可用性将增加,周转时间也将回归正常。
对于消费者需求下降对航运市场的影响,专家如何看待?
有人担忧消费需求的下降将迅速影响货运需求,但因集装箱分布不均的特点,这种影响不会立即显现。据高盛指标显示,尽管商品消费量较前最高时增加15%,但目前仅高出约5%。由于供应不足及旺季带来的轻微需求增长,市场变化不会过于剧烈。
Christian总结道:“总体而言,我认为消费者需求及其对集装箱需求的影响并非价格不稳定的最大驱动力。相反,是一种供应冲击,因为重新分配集装箱位置需要很长时间。”
枢纽航线逐渐形成
Christian发现,在集装箱市场中,区域贸易网络的崛起使得对小型船舶的需求逐渐增加。他认为随着航线网络日益复杂化,船舶的靠泊位置和周转时间也将相应增加。市场正在重新构建供应链路线和转运航线以增强供应链弹性并降低对大型贸易区块的依赖性。贸易区块的多样化可在某种程度上分散供应链风险。
东南亚地区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众多小港口汇集大量货物后转运至新加坡或香港,再由大型船只转运至其他主要枢纽港。这不仅增加了区域内的交通量,还突显了大型转运枢纽的重要性,并最终提高了小型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