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在社区广场上,目睹了年轻一代轻松运用智能手机进行扫码支付和网上挂号,心中不禁泛起一种莫名的情绪。她轻轻叹息道:“时光荏苒,科技的进步如白驹过隙,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仿佛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叔叔在参与同学聚会时,发现昔日成绩并不显眼的老张如今已成为了知名企业家,而自己则过着平淡的退休生活,心中涌上一股莫名的失落感:“唉,人生的差异竟然如此之大,也许只能将这归咎于命运的不同安排了吧。”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实际上与一个流传千年的成语——“望洋兴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遥远的战国时期,黄河之神河伯自视甚高。每当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他便认为自己管理着天下最壮观的景象。他常常自言自语地表达自己的得意之情:“我是最强大的,这黄河就是我的荣耀。”
直到有一年黄河发大水,河伯顺着水流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北海。站在北海边上,他目睹了水天相连的壮丽景象,一时间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他抬头仰望天空,不禁感叹道:“原来我以前是如此的见识短浅,以为黄河就是最大的,现在才明白,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我去探索。”
北海之神若对河伯说教道:“不要局限于眼前的所见所闻,世界是广阔的,我们应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许多人误解了“望洋兴叹”中的“望洋”是直视海洋的意思。实际上在古汉语中,“望洋”描绘的是一种抬头仰望、目光远大的姿态。这个成语想要传达的是,当我们面对比自己强大许多的事物或更广阔的世界时,内心会感到惊叹和敬佩,同时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如同我们见到书法大师挥毫泼墨、创作出气势磅礴的作品时内心的赞叹;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突破自我、创造新纪录时的敬佩之情。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例子。赵叔年过六十开始学习书法并坚持每日练习,如今他的作品已在社区展览中展出;刘阿姨退休后参加智能手机培训班后变得游刃有余,还经常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
我们应当学会转变思维、接纳变化。张姨最初对微信支付持怀疑态度却渐渐接受了这种便捷方式;她的孙子通过视频通话和她的互动更显亲切。而我们的邻居老孙退休后则享受着侍弄花草、打太极的悠然生活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当看到他人取得优异的成绩时不要一味羡慕我们可以说:“他们的成功让我感叹自己的不足但我将以此为动力努力提升自己。”当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说:“虽然这个问题让我觉得有些艰难但我不会退缩我会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蕴祖先的智慧告诉我们生活中应以谦逊的态度看待世界不断学习进步。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