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在期间,桶装水的客户面临了特殊的挑战。自从2月4日开始……”
周志勇在广东佛山的桶装水经销业务中,为应对新冠肺炎带来的影响,小区封闭式管理实施后,他的工作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转而围绕“无接触”配送开展。
与快递、外卖等行业类似,桶装饮用水配送也依赖人员的直接配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2月初开始,周志勇引入了一批小推车。他将桶装水配送至小区门口指定地点后,会借给住户们使用小推车自行将水拉回家中。
周志勇对《XX新闻》表示,“我们首先向各门店所在社区报备申请,并上报员工体温和健康状况。配送师傅们也会戴好口罩和其他防护装备。我们会提前约定时间,确保同一小区的客户能在相近的时间段内取货。”尽管他曾尝试邀请客户到门店自提,但客户反馈并不积极。
从1月底至今,周志勇用“形势严峻”来形容桶装水的生意状况。“一方面,限制入户让客户感到不便;之下大家对桶装水的卫生安全更加关注。”每天打开电脑查看业绩时,他看到的是不断下降的统计数据。
在佛山,周志勇的公司拥有一家总店和十几家分店。总店业务以住宅为主,受影响销量下降了至少四分之一;而以公司和工厂订单为主的分店销量更是减少了三分之一。
期间,北京、淄博和昆明等地为规范桶装水市场了相关和指导措施。其中包括只送水不退桶的做法,以及提倡使用一次性大包装水。
周志勇提到,“一次性大包装水的销售近期确实有所增长,销量相比前翻了一番。但这可能是下的短期现象,长远来看要取代传统桶装水还有一定的难度。”
无论是桶装水还是大包装水,它们目前并非主流饮用水品牌的核心业务。以华润怡宝为例,小瓶装瓶装水在其业务中占据较大比重,其瓶装水的销量是桶装水的5至7倍。农夫山泉的情况也类似。
桶装水市场具有地域性品牌特色,由各地区域品牌主导。全国性品牌由于在各地建厂、物流和回收桶等方面的成本考量,并不占优势。
针对家庭市场,主流品牌更倾向于选择大包装水而非桶装水。自2017年起,华润怡宝、农夫山泉等品牌加强了对一次性大包装水的推广力度。其中农夫山泉在这一波推广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势。周志勇表示,农夫山泉通过线上线下、商超和大区域经销商等渠道推广4L、5L和15L的一次性大包装水,成为这一市场中份额最高的品牌之一。
事实上,桶装水和大包装水之间在消费场景上存在部分重合的情况,这也导致了品牌和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些品牌在小瓶装瓶装水市场上享有良好口碑,这为大包装水的销售带来了积极影响。产品出厂后,通过简化经销商等中间环节的服务链条,直接通过一次运输物流派送到商超和小区楼下的自助卖水机器中。
“对于15L的一次性大包装水而言,其生产成本约为6至7元,加上运费和人力成本等费用后,零售价大约为20元时经销商才有盈利空间。然而在大品牌厂家直销的模式下,消费者只需花费十几元就能购买到。”周志勇坦言,经销商担心一旦一次性大包装水被客户广泛接受后利润空间将变小并可能被淘汰出局,因此对推广有所抵触。
周志勇认为,虽会对桶装水行业带来一定洗牌效应,但也有可能是大包装水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小规模博弈。“期间一次性大包装水的推广虽然被放大了些许。”然而在广东市场里真正使用大包装水的消费者还不多见。周志勇观察到,购买者大多是急需用水的人、流动人口或是单身独居人士;另外因为性价比相对较低一些消费者会尝试几次后再次选择原先的桶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