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的众多家长与学子眼中,专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体现在技术、手艺与实践的结合上。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数量的激增,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这也使得许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专科志愿时更倾向于选择理工科类专业。比如,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制冷与空调技术等专业均成为了专科报考的热门选择。
从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来看,有一门工科类专业却成为了被专科院校撤销最多的专业——那就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这一专业主要涉及汽车结构、维修以及调试等方面的技能与知识的研究。
尽管按理说,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态势在近几年内十分明显,甚至在2023年汽车销量首次突破了3000万辆大关,按理说这应当是该类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的时期。然而事实却相反,不少汽车相关企业都避开了该类专业的学生,甚至有的高校直接撤销了该专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专业的被抛弃呢?
第一个原因是专业设置上的重复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与其他如模具设计、机器人工业、飞行器制造等工科类专业存在知识和技能的交叉重叠现象。尤其是在专科层面,我国已有多个汽车类相关专业,其中包括汽车电子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等热门专业。这使得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的技能性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较为弱势。
第二个原因是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和规范化发展。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学习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的学生来说,该专业的课程体系难度较大,加上同类别专业的过多以及学校学习氛围的不足,使得他们难以成为该领域的尖端人才。许多汽车相关企业更倾向于与高校进行合作,开设订单班等,尤其是在本科院校中更为常见。这导致能提供给该专业学生的对口岗位相对较少,专业对口性较差。
随着专科院校专业的调整,除了那些以工科类院校和该专业为王牌的院校外,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无疑会逐渐变成冷门专业,甚至被边缘化。对于有意报考该专业的同学来说,应当慎重考虑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