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造访了霞山步行街,不由得赞叹这条街愈发妩媚的风景。尽管商业气息稍显不足,约有四分之一的摊位门扉紧闭,营业商铺中也鲜见顾客身影。今日的步行街在绿化和装饰上更加精美,仿佛一个社区公园般迷人。老人们在此乘凉娱乐,有的坐在凉亭下跳广场舞,有的聚在榕树下打牌。学生则喜欢在奶茶店前驻足。
回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步行街在湛商业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赤坎的步行街更是昔日的商业中心。2002年,霞山步行街应运而生,全长约800米,拥有三个主要。其初开通时,可谓人潮汹涌,热闹非凡。商铺琳琅满目,生意兴隆,迅速成为湛江最繁华的步行街。
当时,这条街上汇聚了众多品牌服装店、鞋包店、饰品店、奶茶店以及小吃摊。闺蜜们相约逛街,步行街成了必去之地。我记忆中,星吧客、佳佳基等饮食店在此扎根,虽然它们仿照的是知名店铺,甚至有些是盗版“名牌”服装店和鞋店,但它们深受年轻人喜爱。那时,我们追求的只是新潮与价格,对是否正版并不在意。这条街上充斥着迎合年轻人品味的时尚潮服,节假日时更是游客如织。
步行街不仅位于国贸商圈内,而且每年还会举办年货节等活动。人们可以一边品尝各地美食,一边购节必备物品,这里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特别是“金百合”中西餐美食广场,经营已达二十余年之久。其装修、桌椅、台布都保持着原有的风格,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年代感。
随着湛江商场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几家城市综的开业,赤霞两地步行街的生意逐渐萧条。商场内的空调与遮风挡雨的便利让年轻人更倾向于网上购物。加之停车不便,目前步行街的主要客流来自周边住户和学生。我曾因随意停车收到罚单,可见寻找停车位之难。
我始终觉得,在湛大商场里感受到的是与珠三角城市相似的现代化,而只有在步行街上,才能体验到粤西城市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步行街是真正属于本地老百姓的街。尽管湛人口严重,城市人流量难以支撑步行街的繁荣,且更多商场正在建设中,但步行街依然承载着社区居民的生活情感。
尽管湛江整体商业气氛不浓是城市共通的问题,步行街的人流稀少也映商场的冷清。现在的步行街已转型为周边居民的社区花园,物尽其用。尽管感觉其面积过大稍显浪费,但这样的转变也让居民有了更多休闲娱乐的选择。
那么,你喜欢的这样的步行街吗?你认为在黄金地段拥有这样一个步行街是否构成浪费?欢迎留言讨论,共同交流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