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笔触虽有些生疏,但建议细细品味此篇散文!
昨夜,新一期的《读者》(第8期)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我习惯性地先翻看目录,突然,一个标题如明珠般映入眼帘——《水的光华》。短短的六个字,却如同一道暖流温暖了我的期待:水,又能被描绘出怎样的魅力?
怀着满心的好奇,我迅速翻到正文,篇幅虽只占据半页纸的空间,但字里行间却流淌着丰富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每一字每一句都经过精心雕琢,仿佛是一篇语言艺术的典范。
一、比喻的巧妙运用
当月亮升至中天,它那油黄黄的光辉,宛如一块精心烙制的圆煎饼。世间最轻的马车莫过于河,但它却只能承载起月亮的重量。(暗喻与拟人)
河又是世间最沉重的马车,它承载着遗忘、承载着星辰,还有天上所有的雨水。(暗喻、排比、拟人与对比)坐于芦苇之上漂泊的人,宛如一只孤独的夜莺在夜色中徘徊。水,成为了月光的一个替身,静静流淌在夜空下。(暗喻与拟人)
二、拟人的生动描绘
被树叶与树枝切割得支离破碎的月光,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无声的故事。河水其实非常清透,但月色却与它缠绵悱恻,如同被水卷起的皱纹一般深邃。河水将月亮送到了我们的身边,让它的光辉洒满人间。
三、排比的壮丽展现
树影不在水底沉沦,不在水面漂浮,也不在风中流走。它仿佛被定格在某个瞬间,静静地守望着河水的流转。而那篇《水的光华》中,排比句更是层出不穷,如“河也是世间最重的马车……”等句子,气势磅礴地展现了语言的魅力。
整篇文章中,几乎每一句话都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有的句子用一到两个,有的则多达三四个。对于那些渴望提高文笔却不擅长运用修辞的人来说,这篇文章绝对是一篇值得全文背诵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