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2009年至2018年期间,有超过80万名儿童在蹦受到伤害,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家庭蹦。据统计,因蹦床受伤住院的儿童比率大约在3%-14%之间。
说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乐项目,蹦床绝对名列前茅。只需轻轻一跃,就能体验“原地起飞”的乐趣,各种宣传也声称“跳跃有助于孩子成长”。
在商场、游乐场、室内运动场馆的蹦,我们常常能看到孩子们欢快的身影。看似简单有趣的蹦床运动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
大家好,我是卿晨,也是一个关注孩子安全的家长。曾经我也开过游乐场,深知孩子们对蹦床的喜爱。基于安全风险考虑,我不得不将大蹦床仅放置了一个月就拆除了。
为什么不建议孩子们玩蹦床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风险有可控和不可控之分。在孩子玩蹦床时,孩子本身就是不可控因素。作为曾经的游乐场老板,我最担心的是一群孩子尤其是7.8岁以上的孩子一起玩蹦床,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加上难以预测的行为,让我心生忧虑。
孩子们人多时往往不顾安全提示,用力跳跃,容易发生碰撞甚至骨折等意外。即便购买了保险,仍然难以避免纠纷的产生。大约四分之三的发生在多人使用蹦床时,年龄较小的孩子受伤的可能性更高达十四倍。尽管采取了围网、衬垫等安全措施,但在孩子间自发的激烈活动中,这些措施往往难以完全保障安全。
我家孩子也曾对蹦床充满热情。我的儿子在1岁7个月时就开始玩蹦床,玩得不亦乐乎。但我的女儿在2岁时看到哥哥玩得开心也想尝试,却因害怕而小心翼翼。一次不慎摔倒后,她表示脚痛。另一次在户外公共场所的地面蹦摔倒时,她撞到了硬质的围衬上。从此她对蹦床产生了畏惧心理。
许多家长认为蹦床只是在有弹性的网上跳一跳而已即使摔倒也会摔在网上而且有大人在旁边看着应该不会有危险。然而实际上蹦床和平地跳跃不同平地跳跃属于主动发力而蹦床的弹性会在这一基础上增加外力使得跳跃更高滞空时间更长因此产生的冲撞力也更大。儿童的骨骼相对脆弱肌肉力量不足耐力有限且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容易受伤。
为了让孩子们在玩耍时既开心又安全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量避免6岁以下的孩子玩蹦床如果非要玩的话最好一个蹦床一个孩子玩并且有大人在旁边陪着;二是避免危险性动作不要在蹦打闹或攀爬高处;三是玩耍前检查蹦床的保护设施是否完备如弹性适度、软包材料无损坏等。
最后要强调的是任何运动都不是百分百安全的蹦床运动并非想象中的玩具。当孩子在玩蹦床时一定要给予关注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