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骆驼祥子》一书,我不禁陷入深思:为何祥子会选择娶并不倾心的虎妞,而与心生情愫的小福子终究分别?老舍先生在原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粗犷、市侩的虎妞形象,她的言行与容貌似乎缺乏吸引一个年轻壮年的资本。相反,小福子的善良与内敛则令人心生敬意。特别是她那“结结实实的并不难看的圆脸”,为何在祥子面临这道二选一的选择题时,他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
祥子从乡村来到繁华的北平城。他年幼失亲,为生计所迫,只得舍弃家乡,背井离乡。在壮年时期,他以卖力气为生,经历了种种艰辛。由于经济压力的驱使,祥子时常感到“钱”如同一座重山压在肩头。每当他怀揣梦想时,“钱”这个字眼总像一把无形的剑,将他的希望击碎。他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黄包车,为此,他省吃俭用,三年攒下一百元。但生活的不易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倍感压力。
祥子并非没有幻想过美好的生活。现实却总是无情地击碎他的梦想。先是车辆被士兵掠走,而后辛苦积蓄的款项又被孙侦探所骗走。在这不断的打击下,祥子开始意识到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财富才是最可靠的。虎妞的出现,带来了她丰厚的“嫁妆”,为祥子提供了生活的希望。而小福子虽然善良,但她所背负的家庭负担却是祥子所无法承受的。
与此虎妞以她近乎变形的爱意力图赢得祥子的重视和爱护。这种情感的力量在祥子面临现实问题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面对虎妞的与主动,小福子的羞涩与被动让她无法得到祥子的回应和认可。祥子的思维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做出的决定。他的狭隘思想使他在选择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虎妞的婚姻可能为他带来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一点利益足以让他心动。而小福子一家的“累赘”则成为了他心中的负担。
在祥子的眼中,“爱情”并非生活的全部。他深知自己需要的是一份稳定的生计和一口饭吃。这种现实的狭隘思想最终促成了他的选择。祥子作为农民的代表,其固有的个人和自私的人生观也限制了他的发展。他的行为大多出于“利己”的出发点,因此很难想象他会为了小福子而放弃自己拥有一辆新车的可能。
《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以二十世纪代北洋军阀下的北平为背景。当时的社会和环境对祥子等外来谋生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没有技能的祥子只能依靠拉车来维持生活。社会的进步如电车、公共汽车的普及也压缩了人力车夫的生存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祥子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现实,选择了虎妞。
对于祥子而言,虎妞与小福子的问题并非单纯的情感选择。他的决定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和个人的盘算。他最终辜负了两个女人的真心。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与选择。《骆驼祥子》以其深刻的主题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成为了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 《现当代文学经典解读十六讲》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的人力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