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西山梅花鹿盛事
2020年的6月,海宁市海昌西山养殖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梅花鹿茸采割节。首次采割的梅花鹿茸重达2448克,被一位热情的顾客以31824元的价格买走,折合每克价格为13元。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梅花鹿养殖的繁荣,也突显了鹿茸的高价值。
在当前的鹿类饲养基地中,多数以销售鹿茸为主,而专门销售鹿肉的地方则较为罕见。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鹿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市场需求。
自古以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鹿的全身都是宝,古人也掌握了多种鹿肉的烹调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鹿肉逐渐被鹿茸所取代,成为了人们眼中的滋补佳品。尤其是在南方地区,鹿肉在市面上的出现变得尤为稀少。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四大肉类为猪肉、禽肉、牛肉和羊肉。而在人均消费方面,我国人均年消费肉类高达61公斤,其中以猪肉消费量最大。尽管如此,大部分人却未曾品尝过鹿肉。即便有人想尝试新鲜,也往往不知从何购买。
我国是世界上驯养梅花鹿数量最多的之一。在吉林长春等地,梅花鹿的养殖历史已达300多年,成为了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和产品集散地。这些鹿并非为了食用而养,更多的是为了提取鹿茸和其他具有用价值的部位。
那么,何为鹿茸呢?鹿茸是指公鹿尚未骨化且布满绒毛的幼角,手感较软。它的生成阶段各异,品质以尖端部分为最佳。而鹿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能收获的鹿茸量也相当可观。
在经济效益方面,虽然鹿茸的商品价值远高于鹿肉,但养鹿的成本也不容小觑。从饲养成本到繁殖能力再到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养鹿户更倾向于以销售鹿茸为主要盈利方式。
在谈到鹿肉的特性时,不得不提的是其烹调难度大以及市场认可度低的问题。鹿肉颜色较红、肉质纤维,而且腥臊味重,这使得其烹饪难度远超其他肉类。一般养鹿户不会以出售鹿肉为主打产品。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虽然对鹿肉抱有新鲜感和好奇感,但由于其高昂的价格和复杂的烹饪过程,往往只是尝尝鲜后便不再购买。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养鹿业的主要盈利点在于鹿茸的销售。虽然鹿肉在某些文化背景和特殊场合下被视为珍馐美味,但在现代市场和经济效益的考量下,其地位远不及鹿茸。这也解释了为何市面上难以见到新鲜的鹿肉。
结语
当前养鹿业的主流仍是销售高价值的鹿茸产品。尽管鹿肉在文化传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受制于高昂的饲养成本、复杂的繁殖过程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其市场难以打开。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尝试新鲜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其实用性和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