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阳光如火,你是否曾疑惑,尽管在防晒上投入不少,每日精心涂抹防晒霜,为何肌肤依旧出现黑、黄、暗沉等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涂防晒霜的误区,探寻正确的防晒之道。
为何涂抹了防晒霜仍感晒黑?这或许是因为你陷入了某些使用误区。记得在涂抹防晒霜之前,按照正确的护肤步骤来,从洁面开始,依次使用洗面奶、爽肤水、乳液和隔离霜,最后才是防晒霜的登场。记住,防晒霜应在洁面后、化妆前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隔离紫外线的功效。
误区一:用量不恰当。
研究显示,为了达到有效的防晒效果,每平方厘米的皮肤需要至少2毫克的防晒霜。这意味着你涂抹的防晒霜量应当多于面霜,差不多等于的大小。如果你手上一瓶30毫升的防晒霜,它应当在夏天的一个多月内被用完。
误区二:忽视补涂的重要性。
许多人认为只要出门前涂了防晒霜,肌肤就能一整天不受紫外线侵害。然而事实是,防晒产品在经过数小时的暴晒后,其效果会逐渐减弱。汗水稀释以及其它因素都会影响其防晒效果。及时洗去并重新涂抹防晒霜是确保持续防晒的必备步骤。
误区三:室内无需防晒。
虽然大部分时间待在室内让人误以为可以逃离UVB的侵害,但UVA的穿透力极强,能够穿透玻璃窗户伤害皮肤。甚至有高达85%的UVA能够无阻地穿透室内。再加上长时间面对电视、电脑等设备的热辐射影响,黑色素依旧会不断生成并沉淀。无论室内外,都需要做好全面的防晒工作。
误区四:肤色白皙可忽视防晒。
有些人误认为自己的皮肤天生白皙,因此不涂防晒也无大碍。皮肤的伤害往往并非体现在颜色上,更多的是细胞层面的损害。即便是看似白皙的肌肤,长期在紫外线下也会受到不可逆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