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黄颡鱼的境遇殊为不易!”
近期,不少渠道反馈了类似的信息,众多养殖户纷纷表达他们的不满与困扰,不少人已表示售完当前鱼群后不再继续养殖黄颡鱼。
一直以来,黄颡鱼因其稳定的特性受到了众多养殖户的青睐。尽管过去三年受到影响,市场行情虽有波动,但价格从未跌破成本线。黄颡鱼曾是特种鱼中表现中规中矩的品种。然而现在,它却成为了许多养殖户避之不及的对象,近期更被扣上了“难养鱼”的帽子。
今年,不仅仅是黄颡鱼,许多水产养殖品种的境况都不尽如人意。但如黄颡鱼这般困境的却不多见。那么,为何黄颡鱼会遭遇如此困境呢?水产养殖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价格方面。从过去五年的5月份出塘鱼价来看,今年的价格应是最低的。尽管2019年同期的鱼价略高于今年,但自2020年至2022年间的价格均优于今年,其中2020年的价格达到顶峰。我们的水产养殖网价格走势表虽不一定十分准确,但足以反映出当前鱼价的低况。尤其是2020年5月份浙江湖州出现的超高价情况,那时的黄颡鱼因病大量死亡,造成无鱼可卖的情况,使得价格异常上涨。
二、成本问题。养鱼的利润主要由出塘价格与养殖成本决定。今年虽是鱼价最低的一年,但养殖成本却在逐年攀升。这主要源于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黄颡鱼饲料价格亦不断上涨,一吨饲料价格较往年贵出1000元以上。更重要的是,即使饲料价格上涨,其养鱼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过去一吨饲料能出产1500斤以上的黄颡鱼,而现在不少地方的产量仅在1000-1300斤之间。这也使得黄颡鱼的成本从原来的8-9元/斤上升至9-10元/斤,有的甚至超过10元。
三、病害挑战。前几年黄颡鱼也曾面临不少病害问题,开春后各地常有发生。今年亦然,温度回升过程中多种水产病害频发。尽管南北温度回升的先后顺序导致病害集中度有所不同,但黄颡鱼的病害问题依然严重。特别是小瓜子虫的危害仍然存在,但总体上今年的情况有所好转。黄颡鱼的病害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缓解,令养殖户苦不堪言。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充分反映了黄颡鱼的现状和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难养”的标签也被实锤了。如果有其他相关信息或见解的朋友,也欢迎补充。
黄颡鱼的当前困境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养殖户的盈利空间被压缩甚至出现亏损,导致其积极性严重受挫。围绕黄颡鱼养殖生意的渔、饲料经销商的日子也变得异常艰难。部分地区的经销商因赊账比例较高而面临资金压力。
与此今年的规格苗放苗量大幅减少,导致四川眉山等地的黄颡花销售困难。尽管面临困境,仍有一些养殖户在寻找突破之道。他们尝试采用新的养殖方法、选择更好的饲料以降低成本和病害发生率。
那么,我们能否找到之道呢?还是从上述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吧。
一、价格回暖的可能性。虽然当前市场情况不明朗,但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格黄颡鱼缺货的情况。预计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加,价格有可能在三四月份开始回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需谨慎观察市场趋势。
二、成本降低的途径。面对饲料价格的上涨和水产原料价格的波动,养殖户需要寻求降低养殖成本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选择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的饲料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改进养殖技术、提高产量来摊薄成本。
三、病害防治的策略。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养殖户需要注重日常管理、做好调水改底拌料保健等工作以预防病害的发生;同时也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并尽量避免使用劣质饲料以保障鱼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