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龙最初被人们视为一种法式甜点,但其实它的起源要追溯至意大利。
据说,马卡龙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的院。修女们由于生活条件艰苦,缺少荤食,于是发挥创意,用杏仁粉和糖制作了满足口腹之欲的小圆饼。由于这些小圆饼中间有个小孔,它们甚至被戏称为“修女肚脐”。另一种说法是,这些圆饼其实是修士发明的,正确的叫法应是“修士的肚脐”。虽然名字有所改变,但背后的故事仍然让人脑洞大开。
马卡龙最早在16世纪流传至法国。当时,佛罗伦萨的贵族凯塞琳梅迪奇嫁给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后患上了乡思病。为了治愈她的思乡之情,跟随她来到法国的厨师制作了家乡的马卡龙。这款意大利式甜点因此流传开来。这个时尚的公主不仅带来了高跟鞋和塑腰风,还带来了马卡龙和其他大量的意大利美食。
马卡龙在法国逐渐落地生根并受到改进。到了1862年,法国人Ladurée开设了一家甜品店,三层汉堡包式的马卡龙正式问世。此后,它逐渐在欧洲、日本以及流行起来。如今,马卡龙已成为法国甜点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成为全球顶级的甜点。
马卡龙的甜味来自于其简单的食材组合:杏仁粉、糖和鸡蛋清。由于杏仁粉没有粘性,需要加入足够的糖来增加其黏性。纯正的马卡龙味道应该很甜。马卡龙的历史虽长,但传到法国时与现在的版本有所不同:最初的马卡龙只是单片,没有夹心。进入法国后,尤其是19世纪,厨师们开始制作夹心版本,并尝试加入不同的水果、果酱乃至咖啡、巧克力,创造出五彩缤纷的效果。
马卡龙与红茶是绝配,尤其是锡兰和大吉岭茶。在英式下午茶中经常可以见到马卡龙的身影。其外酥内软、层次感分明的特点使得每一口都是独特的体验。完美的马卡龙表面光滑、无坑疤,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其饼身下缘的一圈由不同装饰材料(如抹茶粉、水果粉)形成的边缘更是增添了其缤纷的色彩。
尽管许多人认为马卡龙过甜,但其实这是因为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糖。正是这些食用色素的加入使得马卡龙外观五彩缤纷,十分吸引人。也有人尝试使用各种天然粉末(如抹茶粉、巧克力粉)来替代食用色素,为马卡龙增添更多的风味和色彩。
马卡龙不仅仅是一种甜点或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从贵族食物逐渐转变为大众喜爱的食品,以其小巧玲珑的造型、缤纷的色彩和清新细腻的口感赢得了人们特别是女生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