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的发展历程中,过去以“重庆向北”为主导,如今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的推进,高新区迎来了换档升级的契机,科学城的规划打造如火如荼,一系列叠加之下,“重庆西进”的步伐愈发坚定,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高歌猛进的态势。
一、西部新城的概貌
西部新城,坐落于重庆主城的西边,被中梁山与缙云山环抱。这里地势平坦,街道井然有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平原特色的重庆城区”。由于中梁山和缙云山的天然屏障,这里的环境相对独立而又自成一体。
随着大学城板块纳入科学城,高新区换挡升级,其未来发展引起了广大市民及外界的广泛关注。在这里简述几个概念:西部新城包括高新区,高新区中又有科学城的存在,而大学城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西部新城大致指缙云山和中梁山之间的平原区域,涵盖了高新区及沙坪坝、九龙坡、北碚和江津的部分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作为核心发展区域,尤其以大学城板块与西永组团为发展重心。尽管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地点位于金凤区域,但就发展成熟度和基础条件而言,大学城和西永无疑是最为突出的。
二、高新区交通蓝图的展望
得益于“双城经济圈”的规划布局,高新区、科学城、渝新区、第二国际机场等一系列规划和的叠加效应,为高新区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中梁山的阻隔在市民心中留下了心理距离。如何打破这一屏障,成为了高新区快速融入北区并与传统核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正致力于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在轨道交通方面,除了现有的地铁1号线通往市中心外,根据重庆市第四轮轨道交通规划,未来将增设多条轨道线路。
在公路方面,正致力于打造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比如,科学大道已启动设计招标工作,土主隧道预计明年通车。大学城复线隧道也计划年底动工,同时西山立交至璧山隧道连接道的设计也已经启动。
在铁路方面,成渝中线高铁计划在科学城附近设立高铁站。目前,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已被列为年内开工项目。
三、亟待解决的交通问题
大学城作为已经相对成熟的居住区,其居住人口众多。许多居民在北部新区或主城核心区上班,这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期的拥堵问题。大学城与江北或财富中心之间的通勤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大学城区域的发展。
在公共交通方面,主要依赖地铁1号线。该线路人流量一直很大,特别是去年璧山站的开通进一步加大了人流量。尽管1号线是大学城居住交通方式的首选,但它只能通往沙坪坝和渝中方向,对于前往江北方向来说非常不便。
当前轨道规划的问题在于没有增设从双碑直达江北或渝北财富中心方向的地铁支线。环线与1号线在沙坪坝无法站内互通也造成了通勤上的巨大困扰。
鉴于目前的交通压力和拥堵现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高新区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快速解决穿越中梁山的交通问题仍然是高新区的首要任务。要实现发展必须先解决交通问题。
为了缓解大学城的交通压力和与其他城区的互联互通问题急需打通井口隧道并建设大竹林大桥等基础设施。同时大学城内部的交通状况也需改善如优化红绿灯设置等措施以减少交通拥堵。
对于已规划的渝蓉高速连接道项目包括井口隧道、大竹林大桥等控制性节点工程应尽快启动实施以加强与外界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