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之时,传统习俗中女儿需回娘家探望双亲,这一习俗在《诗经》中被称为“归宁”。
《诗经》中有一首名为《葛覃》的诗,其内容描绘了女子归宁的情景与心境。
葛蔓蜿蜒,缠绕中谷之间,绿叶茂密如丝绵。黄鸟翩飞其上,栖于灌木枝头,清脆鸣声响彻天。
葛蔓又生,依然缠绕谷中,绿叶成片难分辨。收割煮沸为衣料,细葛粗布皆可穿,新衣换上无数件。
告知家中,启程归宁父母。稍作清洗,再洗浣我衣裳。无论洗或不洗,归家探望双亲之行不可少。
在古代社会,女子回娘家实属不易,因此每次探望都显得尤为珍贵,令人心怀欣喜。
“葛蔓蜿蜒,缠绕中谷之间,绿叶茂密如丝绵”,这里的“葛覃”指的是一种蔓生植物。
由于古代百姓生活条件有限,无现代人一样穿着棉布和丝绸衣物。他们常常利用这些植物制成麻线,再编织成麻布来穿着。
此女子勤快能干,计划回娘家时特意准备换上一套新装以示自己生活得不错。她希望父母看到新衣后能安心。
于是她前往山中采摘葛藤叶,听着林中黄雀的鸣叫,心情愈发愉悦。
山间葛藤叶繁茂翠绿,遍布山谷。她割下藤叶后将其煮沸,再抽丝织成一套新衣服。
这位心灵手巧的女子终于做好了新衣服。她备好各种食物准备回娘家时,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要向家中的禀告行踪。出远门时向家中长辈告知一声是必要的礼节。同时也要叮嘱下人好好照顾家中老小。
当她一切安排妥当后,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其实无论是否有新衣、无论在夫家生活如何,归宁父母总是让女子心生欢喜之事。
因为无论怎样,那颗赤诚的孝心与思念之情总是无法言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