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来历作文

压岁钱的来历作文

亲爱的朋友们,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家中的小宝贝们正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新年的压岁钱吧?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压岁钱背后的美好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崇”的小妖,它身形矮小、手白如雪。每年除夕之夜,它都会出来作祟,对熟睡中的孩子伸出。一旦被它的手触碰,孩子便会惊醒后病倒,甚至有些孩子病愈后变得痴傻。在嘉兴府,有一户人家的小宝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了保护孩子,家长用红纸包着八枚铜钱,让孩子玩耍。当孩子睡下后,这八枚铜钱就被放置在枕边。当崇再次伸出手时,枕边突然发出的亮光令它惊恐而逃。这户人家之后将此事传开,大家纷纷效仿,大年夜里用红纸包钱来保护孩子,这就是“压祟钱”的由来。

远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野兽叫做“年”。它每隔一年的特定夜晚便会出没,危害人类和庄稼。小孩子们对此十分恐惧,而大人们则燃放爆竹以驱赶“年”。他们用食物来安抚孩子们的情绪。久而久之,逐渐演变为用货币代替食物的做法。据史载,宋神宗时期曾有“压惊钱”的赏赐。当这一传统流传至民间后,人们选择在除夕这天进行此项活动,并改称为“压岁钱”,寓意着借助天威保佑孩子们平安成长。

回溯至唐代,春节曾被称为“立春日”,而正月初一则被称为“元旦”。当时宫廷中流行着春日散钱的习俗。据《开元天宝遗事》所述,唐玄宗时期的内廷嫔妃常以掷钱为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元以后正月初一逐渐取代了立春日,成为我们所知的“春节”。许多原本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转移到了春节,其中春日散钱的习俗逐渐演变为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传统。

再往前追溯,汉代便有了最早的压岁钱。这些钱币并非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专门铸造成的币状物品,兼具赏玩价值和辟邪功效。其正面刻有各种吉祥语和钱币上的文字,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背面则雕刻着龙凤呈祥、龟蛇长寿等图案。由于压岁钱与厌胜(古代一种巫术)有关联,因此也被赋予了镇恶驱邪的功能。


压岁钱的来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