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鸣
【先秦·佚名】
鹿鸣悠悠,和风在苹草间响起。贵客远道,我等来演奏音乐。歌声高昂,载着和美与祝愿。
笙簧悠扬,礼品承载着敬意。贵人如此青睐,我们必遵循大道前行。
鹿鸣细声,穿透野蒿之畔。嘉宾贤达来,道德显耀得真确。
民众见之不轻浮,君子效仿其德行。美酒已备好,与嘉宾共度欢宴乐。
鹿鸣悠扬,唤起原野的生机。尊贵的宾客临门,奏乐共舞琴瑟齐。
琴瑟和谐,乐声深湛而长久。美酒以待客,心中喜悦与君同。
译文
鹿群欢快地鸣叫着,在原野上自由地啃食着蒿草。当贤士们光临我的居所时,我会奏起瑟来吹起笙欢迎贵宾。音乐和和美美,伴随着我献上礼物的恭敬心情。
一群鹿在原野上悠然鸣叫,这给我带来启示:一旦贤才们来访,我定以德音为荣,用最高的礼仪待之。我视你们为榜样,遵行你们的道行并积极效仿。
当一匹匹鹿儿在野外的蒲草丛中叫唤时,它唤来了远方的才子嘉宾。他们品行高尚且令人钦佩,示范众人纷效法。我准备了醇厚的佳酿,愿与各位宾朋共享欢乐的时光。
注释
呦呦:鹿鸣的声音。苹:指蒿草的一种。簧:笙的,是笙发声的部件。承筐:指奉上礼物用的筐箧。朱熹《诗集传》:“此言物之来者以筐承之。”将:即“奉上”。周行:即大道理、大道义。蒿:植物名,一种香草。德音:品德的称誉。视民不恌:表示待人处世之恭敬,不轻浮妄动。旨酒:指美酒。式燕以敖:宴饮而欢娱之辞。
赏析
《小雅·鹿鸣》是《诗经》中广为传颂的宴饮诗之一。此诗以鹿鸣起兴,营造出和谐欢快的氛围,展现了宴会上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从古至今,《鹿鸣》作为君臣宴会的乐章,传递着宴请的礼节与友情的真挚。此诗不仅是一首宴会乐歌,更蕴君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心灵的深意。
诗中以鹿鸣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音乐之声的和谐共鸣,传达出对贤才的渴求与尊重。诗中反复强调了礼节与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君臣之间通过宴会交流思想的传统礼制。在诗词中可感受到古人的礼仪之风和君臣之间的情感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