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关注“方志四川”,开启文化之旅!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此言出于唐代诗人刘禹锡之笔,令人心生向往。文人墨客所仰慕的南阳与西蜀之地,不仅孕育了诸葛亮和扬子云这样的历史人物,更在历史的河流中留下了许多让人深思的印记。

谈及“子云亭”,它位于何处呢?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扬子云的居所位于少城西南角,又被称为草玄堂。何涉的《读书堂记》则提到了扬子云的一处宅邸,现今位于锦官的西部隘巷之中,那是个他著书的地方。

清朝同治年间的《成都县志》中描述,子云亭便坐落在这城西的武担山前。经顺治年间县令张行建的修建,在扬子云的旧址上,这座亭子得以重现。虽然现今成都十三中学处的子云亭已不复存在,但它在文化历史上的意义仍不可忽视。

武担山前的方位指示了子云亭的大致位置。在成都的青龙街上,正是现今的成都十三中学所在地,曾经是子云亭的遗址。传说中还有洗墨池的存在,那是扬子云著书后洗砚盘和毛笔的地方。

在清嘉庆年间,四川学政聂洗敏在此地修建了墨池书院,使得墨池得以扩大,甚至可以划船垂钓,人们也称之为“东园”。在民国时期日本飞机的轰炸下,成都县搬迁至西郊茶店子,墨池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虽然现今茶店子处的“子云亭”已毁,但它在成都人心中的文化地位依然不可磨灭。

除了成都的几处遗址外,郫县也有一处子云亭的遗迹。位于郫县西南11公里的地方,这里不仅是扬子云的墓地,也是他读书、成长、著书、立说的地方。

不仅如此,在巴蜀大地上,“子云亭”并非只有这几处。绵阳西山、犍为县城南等地也都有“子云亭”的存在。尽管有些地方的亭子已经不复存在,但它们的精神和文化影响依然广泛传播。

现今,郫县对于子云亭和子云墓的维护非常重视。不仅为当地有这样一位历史人物而自豪,更在规划将其发展为旅游胜地,供中外游客参观。这不仅是对于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于文化的弘扬和推广。

“西蜀子云亭”不仅仅是一个地标或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传承。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积淀,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份情感寄托。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